红木家具:在古朴中增添韵味的屏风,是室内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文章图片
【红木家具:在古朴中增添韵味的屏风,是室内必不可少的装饰品】

文章图片
中式配饰中有挂件、摆件、字画等诸多物件 , 但是屏风确实最具代表性的 。
屏风有带座屏风、曲屏风、插屏和挂屏几种形式 。 屏风的制作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普遍 。 大都较实用 , 多用来作临时隔断(即隔墙) , 或作遮蔽之用 。 到了明清时期 , 屏风不仅是实用家具 , 更是室内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了 。
曲屏风是一种可折叠的屏风 , 也叫“软屏风” 。 它与硬屏风不同的是不用底座 , 且都由双数组成 。 最少两扇或四扇 , 最多可达数十扇 。 有以硬木做框的 , 也有木框包锦的 , 包锦木框木质都较轻 , 屏心也和带座屏风不同 , 通常用帛地或纸地刺绣或彩画各种山水、花卉、人物、鸟兽等 。 一般说来 , 带座屏风较重 , 曲屏风较轻 。
在陈设上 , 带座屏风多陈设在居室正中的主要位置 , 而且相对固定 。 曲屏风则不然 , 在宫廷中 , 这种屏风多设在各宫正殿明间 , 屏前设宝座、条案、香筒、宫扇等物 。 这样借后面的屏风挡住人们的视线 , 更突出了屏风前的陈设 , 造成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 。
屏风在清代达到鼎盛 , 制作技法愈益精湛 , 具装饰陈设功能重于本来的使用功能 。 按照结构 , 清代屏风可分为两类:有底座的称为座屏 , 屏扇可折叠的称为围屏 。 大型座屏常为三扇式 , 也有五扇式 , 一般正中一扇最大最高 , 两侧高度依次递减 , 呈“山”字形 , 故称“山字屏” 。 清中期以后 , 不少单扇座屏的屏心被改为镜子 , 俗称“穿衣镜” 。 还有规格较小的座屏 , 放在书桌几案上的称为“砚屏” , 放在炕上的称为“炕屏” , 遮挡蜡烛的称为“灯屏” 。 清代的围屏常见的是六屏、八屏 , 最多可达十二屏即二十四屏 。 屏心上多装有书法、绘画的绢纱 , 或镶玉石、螺钿、木雕、描绘金漆等 。 制作工艺则有精、粗、雅、俗之别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