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买房实战 我在墨尔本买了个别墅
刘瑜曾把“看房子”比作成她逃避自我的一种方式 。 在她“可买可不买房子” , “一旦买房立刻破产” , “改论文迫在眉睫”之际 , 她选择了:看房子 。 在“以抗洪抢险精神对付备课、写稿、做学生辅导、读书……”之余 , 她每天还是会花一个多小时去各种买卖房屋、房屋装修的网站闲逛 。
她还给看过的房子制作很详细的表格 , 对地址、价格、房子优缺点等进行详细的比较 , 跟各路agent聊天侃房子乐此不疲 。 最后她说:“形而下的乐趣它怎么就比形而上的乐趣乐那么多呢?”没错 , 这就是蒋老师过去两个多月以来的状态 。
在只有一个月时间备考PTE的间隙 , 蒋老师遍览大量房源 , 经过各种对比筛选 , 每周都把周六的看房计划挤得满满当当 。
从早上九点到下午最晚五点半 , 从东边近郊到北边近郊 , 再到东边远郊……几个星期下来 , 我们几乎把墨尔本东边各个suburb进行了地毯式轰炸(墨尔本西边穷 , 北边交通不便 , 南边跳海 , 东边华人最喜欢) 。
刘瑜说 , 她看房两周之后达到了高潮:“一天看了8个房子!”我们车买好后第二天就去了看房 , 然后前戏还没开始就达到了高潮:那天也看了8个房 。
看得多不等于看得懂 , 在澳洲买房 , 简直就是一门玄学 。
我说的“买房” , 指的是买二手房 。 我以前提过 , 跟美国加拿大相似 , 澳洲的房子分为公寓(apartment)、联排别墅(town house)和别墅(house)三种 。 公寓和联排别墅都有不少“楼花” , 也就是期房 , 跟国内的新房一个意思——买到了后等一年半载才建好入住 。
在现在的政策下(有身份才能买二手房) , 海外买家买的基本上都是楼花 。 买楼花没什么难度 , 流程跟国内买房差不多 , 房子本身也是大同小异 。 但二手房就不一样了 , 尤其是二手house , house跟house之间可谓天差地别 。 首先如袋鼠一般繁多的suburb就能把你搞晕 。
你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预算大致选一个能买得起的suburb , 一般来说离city越近就越贵 , 传统好社区、富人区特别贵 。 每个suburb有自己独特的社区氛围、族群特点、治安环境、学区条件等 。 比如我们现在住的Fitzroy , 以文艺雅痞出名 , 咖啡店、酒吧、涂鸦特别多 , 文人艺术家聚集 。 比如Box Hill , 墨尔本最大华人区;Footscray , 越南人聚集区;Ashwood , 印度人最喜欢 。
光是了解这些 , 就要做很多功课 。 等到去真的看房 , 又有一大堆要对比考虑的因素 。 比如房子周边环境 , 在坡上还是坡下 , 在不在大路边 , 路两边有没有树荫 , 附近有没有公共绿地 , 离商业区多远 , 附近学校好不好 , 甚至邻居的花园修得好不好……
当然还有交通 , 近郊的要有电车 , 远郊的要有火车 , 没有的话要靠近高速路 。 而且说了这么多 , 还没说到房子本身 。 土地大小、新旧程度、装修风格、房间布局、结构材料、一层or两层、院子修葺情况……不过 , 最重要的还是价格 , 买不起或者觉得不划算 , 都是白搭 。
澳洲二手房虽然也有private sale(私下报价) , 但最主流的出售方式 , 就是拍卖 。 澳洲房产网站上标出的价格区间仅仅是参考 , 实际上因为种种因素 , 成交价会非常难于预测 。 为了了解拍卖流程 , 在参加实战之前我和蒋老师也观摩过几次拍卖 , 过程和结果都非常不一样 。
既有房子明明看起来还可以 , 却没人出价导致流拍的;也有竞争非常激烈 , 最终把价格抬得蛮高的 。 事实上关于拍卖 , 网上还有各种小技巧的讨论 。 不过无论采用什么战术或技巧 , 最终除了少数异常值 , 经过拍卖的房子大多数还是能够诚实反映市场价的 。
澳大利亚买房就像谈恋爱 。
你投入的感情越多 , 越容易受伤害;而你一见钟情 , 往往不是你最后得到的 。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与竞拍就得出的感受 。 拍卖这种购房方式虽然很公平 , 但真的有点太紧张刺激 , 那种患得患失的不确定感让人很不适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