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买房实战 我在墨尔本买了个别墅( 二 )
然而 , 因为墨尔本今年的拍卖清盘率一直稳定在较高水平 , 最近几个星期甚至比悉尼还高 , 说明市场购买力很足 , 竞争难以避免 。
我和蒋老师就经历过一次无情的打击 。 那个house我们真的很喜欢 , 虽然位置有点远 , 交通也不那么方便 , 但是房子本身结构设计合理 , 采光很足很敞亮 , 内部保养很好 , 花园也特别漂亮 。 在我们预算范围内 , 是dream house的感觉 。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跟蒋老师说:“如果能买到 , 真的有点不真实 。 ”
这个house在拍卖前我们去看了3次 , 甚至还请人做了building inspection , 检查建筑上有无问题 , 让律师看了合同 , 蒋老师甚至连当地council未来十年的规划都研究了 , 有点志在必得的意思 。 看房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喜欢的人挺多的 , 到了拍卖那天 , 果然人很多 。
拍卖师从90w澳元起叫 , 我左边有一大家子 , 孩子他爸喊了个92w , 对面一个满脸横肉的壮汉挺身出来 , 回98w , 一下加了6w 。 孩子他爸:1mill 。 壮汉:1.1mill!气场爆棚 。
我当时都蒙了 , 确定没喊错吗 , 一下子加了10w?才开始3分钟?坐直升飞机?简直疯了好吧?我和蒋老师互看一眼 , 我有点心慌 , 她有点无助 。 她低声问我:要喊吗?然而 , 1.1mill已经接近我们预先设定的上限 , 我只好微微摇了摇头 。
最后来回较量 , 成交价是118.5w , 壮汉夺得 。 咬咬牙这个价似乎也能出得起 , 但资金真的会很紧张 。 而且拍卖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 , 定好的上限绝对不能松动 , 否则它就不是一个“真的”上限 。
回来后我两难受了一整天 。 真的有那种表白遭拒的感觉 , 关键是 , 我们甚至连出价的机会都没有!遭受打击后 , 后来我们开始调整心理预期 , 并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很喜欢的、没什么硬伤的、可以打90分以上的 , 我们基本上买不起 。
后来我们又参加了一次拍卖 , 这次成交价倒没有超出预算 , 但有位中国妹纸竞价叫得特别猛 , 超出了我们认为的市场应有价格 , 也放弃了 。 然后就到了文章开头说的那套 。 这套房子吧也不差 , 有一些缺点 , 蒋老师给打了80分 , 但觉得可以去拍 。
然后拍卖前两个星期 , 她回国了 。 。 我觉得好虚 , 完全没信心 。 。 所以在拍卖师看来 , 那天的拍卖过程或许波澜不惊 , 但在我心里可就是惊涛骇浪了 。
88w起叫 , 一开始没人出价 , 拍卖师催了几次还是没有 。 拍卖师就说大家是不是看电视看多了 , 都想用“late bid”(后出价)的策略 。 还是没人 。 他说这样的话就要流拍了!有位带着两孩子的父亲瞬间说了个90w 。
因为只有一个出价 , 出价者有优先权 , 中介就领着他进屋跟房东谈判 。 如果进去后价格谈拢了 , 房子就是他的了 。 结果没有谈拢 。 十分钟后 , 中介出来宣布那位父亲开出的价格房东不接受 , 如果没有新的出价 , 那么就宣布流拍 。 这时我忍不住了 , 我说:91w 。 那位父亲:92w 。 我:93w 。
这个阶段 , 拍卖师只接受最小单位为1w的加价 。 就这样1万1万地叫 , 很快就到达了房东的预设价98w(这时拍卖师会喊“on the market” , 意思是高于这个价房东就已经愿意把房子卖掉了) 。
然后超过1mill 。 然后开始接受最小单位5千 , 5千5千地叫;再后来1千1千地叫 , 全程我两one on one battle 。 中间我诈了他一回 , 说我不要了 , 在拍卖师叫第三次的时候我又出价——观摩别人拍卖时学的 , 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卵用 。
最终价格来到108.3w , 那位父亲一手抱着孩子 , 一手拿着手机跟老婆商量 , 最后选择放弃 。 成交前的一瞬间 , 我想到这个house的门牌号是“28” , 正好是蒋老师生日的日期数 。 又突然想 , 人家都是一大家子一起来参加拍卖 , 我跟男性朋友结伴而来 , 围观的邻居不会误以为他是我的partner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