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有多少?克而瑞、中指院、中原地产等卖地排行榜背后的秘密
----水分有多少?克而瑞、中指院、中原地产等卖地排行榜背后的秘密//----
----水分有多少?克而瑞、中指院、中原地产等卖地排行榜背后的秘密//----
----水分有多少?克而瑞、中指院、中原地产等卖地排行榜背后的秘密//----
摘要:这个事真的得看细节(欢迎关注杠杆游戏)
撰文|杆姐&编辑|雯雯
又到了盘点年度卖地情况的时候 。
克而瑞、中指院、中原地产等机构 , 都有发布相关数据和排名 。
大家非常关注各大城市卖地情况 , 金额、排名、楼面价、溢价情况 。 这一方面是出于人性的渴求、看热闹;另一方面其实也是在盘算自己生活、或想投资的城市 , 未来房价会因此如何走?
这些数据、排名 , 到底意味着什么 , 对楼市、房价有什么影响 。 杠杆地产觉得市面上的看法有不少谬误 , 很大程度上会误导购房者 。 今天我写篇小文 , 供大家批评 。
1、市场机构的“卖地收入”这个说法 , 本身就是误导 。 2019年 , 无论看克而瑞、中指院或者中原地产的数据统计、研究 , 都有10多个城市卖地超千亿元 。 有的措辞是用的“地土地出让收入(金)” 。
是这样吗?
这里杠杆地产要说 , 这个表达是不对的 。 市场机构统计的 , 各大城市当年拍地金额 , 用上述表达本身就存在误导 。
为什么?什么叫卖地收入 , 收到荷包里的钱 , 才能叫收入 。 当年的拍卖有些钱还来不及变成收入 , 同时部分永远不会是收入 。 具体见下文阐释 。
而没有变真的收入之前 , 只能说是土地拍卖的金额 。 其中 , 有的是勾地 , 也没有真的竞价 。
一年总的拍卖金额 , 准确的表达 , 应该是土地拍卖总金额 , 或者其他表达 。 不管怎么说 , 用“卖地收入”这个表达 , 存在误导 。
2、土地拍卖总金额 , 和最终的土地出让收入 , 会有哪些差距?有这样几点需要注意 , 第一当年拍卖了 , 钱至少都是分2期付 。
每个城市 , 甚至每个月、每一块地的付款方式可能都有不同 。 所以 , 有的是拍了 , 但是尾款可能是第二年才付 , 并不会变当年的收入 。
第二 , 注意拿地的公司 。 这里 , 杠杆地产也不方便具体说哪个城市 , 反正挺多的 。 拿地的公司 , 有的就是自己城市的投融资平台、轨道(地铁)集团等 。
归根结底 , 这些钱对于当地政府来说 , 不过是左右手 。 平台公司增加了资产 , 发行了债券或其他融资 , 政府拿到了钱 。
还有的 , 这类方式算是“一级”土地储备 , 以后找人合作开发 , 或再出让 。
第三 , 有的土地虽然成交了 , 但是后来会调规 , 所以最终的付款金额 , 和我们看到的拍地成交价格是不同的 。
第四 , 还有的土地当时成功拍了 , 但压根就成交不了 。 有哪些房企出现过类似情况 , 杠杆地产不举例 , 得罪人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