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哪一面是反面,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

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正面是印有国徽、长城图案、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的这一面,有头像的一面是反面 。

身份证哪一面是反面,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

文章插图
1984年,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 , 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多层聚酯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 。长度85.6mm,宽度54mm , 厚度0.9mm 。证件正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及彩色花纹 。
证件背面设计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常住户口所在地住址、公民身份号码和本人相片7个登记项目,印有彩色花纹,图案底纹为彩虹扭索花纹,颜色从左至右为浅蓝色至浅粉色再至浅蓝色 。
身份证上的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的,前6位对应省市区,以首次办理身份证的地址排位,不会根据地址或户籍变化而变动 , 7至14位是出生年月日,15至16位是所在地派出所的代码 , 第17位表示性别 , 奇数为男性 , 偶数女性 。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码可以是0-9的数字,也可以是x 。
身份证正反面怎么合成一张照片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一面为正面,印有个人照片和信息的是反面 。
身份证哪一面是反面,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

文章插图
身份证制作流程
一、信息采集
从基层派出所采集出来的照片、姓名、民族、地址和指纹信息等个人信息,依次传至县、市两级公安机关进行审核,审批通过后将传至省级公安厅核验,最终在这里制作居民身份证 。
【身份证哪一面是反面,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二、模打印
把个人信息数据传输到模打印车间打印模板 。
三、预定位
把打印出来的膜片定位到空白卡片上,确保位置正确 , 每张身份证都有独立的一张膜片 。
四、压模裁切
通过高温进行压膜,准确裁切平压卡体 。
五、芯片电写入
在身份证“住址”一栏靠左侧的位置里都有一张芯片,包含个人电子信息,这一步骤将通过电子设备把个人信息写入身份证 。
六、身份证核验
通过“证件自动质检”仪器和人工分拣的方式 , 核验身份信息是否准确、成品是否有问题?把错误比例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最终,身份证将被寄到申请人指定的取证地点 。
身份证哪个是正面身份证印有国徽的一面是正面,有头像的一面是反面 。
证件正面印有国徽,显得端庄大气、沉稳 。配以长城的图案 , 给人以深远的感觉 , 同时也是表达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愿望 。
身份证哪一面是反面,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

文章插图
中国内地居民所持身份证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1984年4月6日,中国内地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 。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比较容易被伪造 。
2003年6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内地公民 , 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内地公民,也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
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内地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公安部表示,居民身份证更新换代工作将在2008年前全部完成 。第二代身份证较第一代身份证做了很多改进 。
第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而且内置了数字芯片,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机器读取 。还采用了更大字库,目的在于解决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问题 。
身份证反面是哪一面身份证的正面是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证件的签发机关和有效期限及彩色花纹,如下图 。
身份证哪一面是反面,身份证哪一面是正面 那一面是反面

文章插图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由多层聚脂材料复合而成的单页卡式证件 , 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制作,具备视读和机读两种功能,证件尺寸与信用卡基本一致 。证件正面印有国徽、证件名称、长城图案、签发机关和有效期以及彩虹扭索花纹 。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 。在1984年前写作“身份证” 。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一章·第四条·第二款项》,“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居民身份证用汉字登记的内容,可以决定同时使用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文字或者选用一种当地通用的文字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 , 遇有下列情形时,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经出示执法证件可查验居民身份证:
1、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
2、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 , 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
3、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