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 , 回顾过去两年 , 西部科学城建设一直在快马加鞭 , 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创平台、重大项目加速布局 。
2021年5月27日 , 重庆市·四川省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 40个项目分别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两江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四地 , 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集中开工 。
开工活动仅短短10分钟 , 但“含金量”非常高——40个项目 , 总投资超千亿元 , 全部聚焦科技创新!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是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 , 如今已建成投用 , 部署落地了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 以及数值计算、中医药大数据、智慧医疗等12个实验室 。 其背后 , 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信息管理系等10个院系强大的创新资源 。
“今年 , 我们将孵化3家左右的科创企业 , 将北京大学的原始创新成果与重庆的产业链高效对接、深度融合 。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王涛表示 。
云上创新小镇是重庆两江新区集中开工的投资额最大的项目 , 占地面积约417亩 。 作为多个高校创新平台物理载体 , 建成后 , 将入驻新加坡国立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试验平台 , 紧扣“科创+产业” , 打造创新人才“向往之地” 。
【川渝科技创新“一座城”加速成势】值得一提的是 , 2021年5月17日和6月7日 , 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 , 西部(成都)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相继成立 , 不仅是西部科学城发展的里程碑 , 更标志着科学城建设进入新阶段 。
2021年12月17日 , 西部(重庆)科学城管委会、西部(成都)科学城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将重点从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协同开展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协同推进高校院所交流互动等10个方面加强合作 , 加快形成“基础科研—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创新体系 , 共建成渝科创走廊 , 打造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科学高峰”和“科技高地” 。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实验室与生产线只有“一墙之隔”
在微电子产业领域 , 成都高校多、人才多 , 在芯片设计上有优势;而重庆芯片企业密集 , 在芯片制造上有优势 , 两地“合璧” , 协同创新 , 能加快壮大成渝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整体实力 , 做强“中国芯” 。
正因如此 , 电子科大选择来到重庆 , 落户西永微电园 , 让实验室与生产线只有“一墙之隔” 。
目前 , 该院已与重庆声光电、西南集成、联合微电子、华润微电子、吉芯科技等多家重庆企业达成合作 。 “今年 , 我们就有两款产品会进行量产 。 ”唐鹤兴奋地说 。
与此同时 , 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还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 , 积极探索科研资金跨省使用模式 , 共同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2020年9月 , 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启动实施了“低轨卫星定位增强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 如今 , 项目团队已完成空间段试验星载荷的研制和地面测试等工作 , 取得了低轨卫星与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改正信息精密电文高速传输技术等系列阶段性成果 。
这是川渝联合实施的首批重点研发项目之一 。 当年 , 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共同出资2000万元 , 聚焦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领域联合实施重点研发项目 。 首批立项资助的项目共有15项 , 其中重庆立项资助8项、四川立项资助7项 。 不论是重庆还是四川的单位牵头实施的项目 , 合作单位都有另一地的相关单位参与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