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所以 , 更多消费者或许会因此有所行动 。
各方机构统计的数据增长最为直观 , 2018年至2020年 , 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从19.8万台增长至280万台 , 2021年有望达750万台 。 另据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 , 2022年底 , 这一数字将达到1830万台 。
厂商同样对今年充满信心 , 1月10日 , 赵明在荣耀Magic V发布会后的群访中明确表示 , “2022年会是折叠屏整个市场销量快速放大的一年 。 ”同天 , OPPO宣布旗下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全网预约量破100万 , 刘作虎感慨 , “在折叠屏出现了3年后 , 用户终于真正开始接受、考虑使用折叠屏 。 ”
无论从供、需哪端看过去 , 2022年 , 都大概率会成为折叠屏真正的元年 。
需求真伪性待考 , 但厂商必须放手一搏 讲明白了“是不是”的问题 , 接下来分析一下“为什么” 。
依然从供需两端切入 , 任何一个市场的繁荣 , 归根结底都离不开消费者需求旺盛和供给端供应充足的双轮驱动 。 折叠屏市场 , 概莫能外 。
但是 , 有一点需要强调 , 折叠屏市场的需求旺盛更多是建立在这是一个初始市场的基础之上 , 即99%的用户尚未体验到折叠屏产品 , 新鲜感仍然是核心驱动力 。 并不是说大家普遍对产品有了成熟完整的认知 , 认可折叠屏的创新才出手买单 。
两极分化的风评就能佐证这一结论 。 为更大的屏幕而牺牲手机的便携性 , 到底是引领智能手机进化的创新 , 还是创新乏力之下的倒退?出货量走高却摆不脱个位数的市占率 , 是正在崛起还是根本就是一场虚火?
文章图片
图源:新浪数码
包括已经为折叠屏买单的用户 , 他们对产品的评价也不全然是正面的 。 例如在黑猫投诉平台 , 关于折叠屏的投诉中 , 屏幕折痕、显示故障、保修问题、铰链损坏等等都是折叠形态带来的“创新的代价” 。
争议未曾断绝 , 且至今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阵营 。 而若暂时把争议搁置在一旁 , 在时间给出最终审判之前 , 可以肯定的是 , 折叠屏产品的出货量会继续保持向上 。 因为 , 对于另一端的厂商来说 , 他们对于推动折叠屏兴起这件事 , 积极性颇高 。
究其原因 , 折叠屏承载着厂商破局高端的寄托 。
众所周知 , 因为华为受到制裁 , 国际和国内的高端档位空出了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 。 品牌高端化 , 又恰是国内厂商近年来的共同发力点 。 而夺得高端市场 , 就必须拿出气质与众不同的高端产品 。
大家深谙此道 , 也推出了诸如梦幻之作、十周年之作等等定位高、售价高、科技含量高的“三高”产品 。 奈何 , 消费者的买单热情却徘徊在较低水平 。
根据网友@安乎都护府长史 提供的市场零售数据 , 2021年11月 , 国内手机市场高端档位的品牌集中度同比再次提升 , 5000元~8000元档位、8000元以上档位集中度分别为98.5%、97% , 其中苹果占据绝对优势 。
文章图片
图源:@安乎都护府长史
折叠屏手机 , 相较普通直屏、曲屏手机 , 天生就带着“三高”的标签 。 赶在苹果推出折叠屏iPhone之前 , 与苹果在高端市场对抗 , 用折叠屏产品弯道超车 , 显然是国内厂商胜率最大的选择 。
对此 , 部分厂商有着清晰的认知 。 赵明表示 , “折叠屏确实是荣耀高端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且 , “2022年肯定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 但是 , 折叠屏代表着高大上 , 并不意味着“自己定义的高端就是高端 , 今天很多高端机的表现和真实的市场结果 , (原因)还是消费者认为不值 , (产品)没有解决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