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林腾回归OPPO后的一加手机 , 终于揭开了面纱 。
2022年1月11日 , 一加发布了一加10 Pro手机 。 除此之外 , 几天前 , 一加也进行了最新组织架构调整——来自OPPO的李杰 , 正式担任一加中国区总裁 。
李杰2010年加入OPPO , 2013年起先后负责Find系列产品规划、产品路线图规划、硬件战略规划以及OPPO中国区战略规划与产品路线图等工作 。 2021年9月起 , 李杰兼任OPPO中国区用户运营负责人 。
2020年6月16日 , 一加创始人刘作虎发布内部邮件 , 宣布一加手机与OPPO将进行全面融合 , 一加将成为OPPO旗下独立运营的品牌 。
刘作虎表示 , 继去年5月他回归OPPO担任首席产品官 , 统一负责一加、OPPO的产品线后 , 在一加和OPPO核心管理团队的一致建议下 , 决定将一加团队和OPPO团队进行全面合并 。
【【专访】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一加回归后,将共享OPPO的资源】在这次合并之后 , 外界对于一加未来的定位 , 国内国外的发展 , 以及和OPPO本身的协同和竞争关系 , 都充满了疑问 。
1月7日 , 上任一个月左右的李杰 , 接受了包括界面新闻在内的媒体专访 , 首次阐述了一加回归OPPO后的定位 , 未来的规划 , 手机市场的趋势 , 以及一加销量目标 。
根据李杰介绍 , 一加在2021年全球销量达到了1200万台 , 中国区占了2成多 。 未来的目标是三年内 , 中国区销量达到了1000万台 。
以下是专访内容 , 有编辑删改 。
媒体:并入OPPO之后 , 一加与OPPO的关系是什么?如何跟OPPO进行协同发展?会不会跟OPPO产生冲突 。
李杰:一加还是独立的品牌 。
欧加集团2个亿的出货体量 , 对供应侧都有比较好的话语权 。 一加会获得在供应链方面的保障支持 。
一加会得到OPPO研究院和欧加集团一万多名工程师的技术支持 , 新技术在未来也有可能出现在一加的产品上 。
在渠道方面 , 一加可以复制OPPO的管理体系与资源 , 有利于一加对渠道的效益和成本的管控 。 但不会1:1复制渠道 , 因为用户人群不同 。 另外 , OPPO的售后体系会开放给一加 。
一加与OPPO这两个品牌 , 会针对不同市场的客户群体以品牌风格作为出发点 , 做出外观、选型、产品等方面的区隔 。 两个品牌人群不一样 , 用户画像、语言风格、渠道、品牌调性都会有区隔 。 重叠的部分吸引的额外的增量 。
媒体:接下来一加的规划是什么?
李杰:用户运营上 , 以用户为中心 , 重视老用户;产品上 , 我们目标人群和主打方向都会明确;营销上 , 基于用户行为的变化和营销的趋势变化 , 接下来会对一加的营销的方式、体系重构;此外 , 对游戏的技术、游戏用户需求的洞察和理解 , 需要深入 , 我们要做游戏体验特别好的性能旗舰 , 但不是做纯游戏手机 。
一加不会为了追求销量等数据规模去做低端、性能不好、导致用户体验不好的产品 。 不会做2000元以下的产品 , 会做2000元-3000元价格区间的产品 。 但是在芯片、屏幕选择、用户体验等方面仍然要做高水准要求的优秀产品 。
在高端旗舰手机系列之外 , 会考虑为不同消费能力 , 对性能、游戏体验有追求的消费者增加一条中端产品线 , 目前正在规划中 。
媒体:现在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 , 大盘整体下滑 , 一加如何寻找生存之道?
李杰:从手机品类来讲 , 是属于低频购买高频使用的一个品类 , 最终还是要走向高端化的 。 用户能分辨出好的产品和不好的产品 , 体验过优秀的产品之后 , 下次购买会淡化价格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 。 市场容量上低端都在萎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