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员拨打了上述两家公司的客服电话 , 相关工作人员均未正面回应采访人员提出的问题 。 麦多多公司的工作人员称其公司与创维有合作 , 并留下了采访人员的联系方式 。 截至发稿时 , 两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未回应 。
1月5日、6日 , 创维集团相关工作人员林女士和孙女士回复了红星新闻采访人员的提问 。
为什么不在官方渠道零售?她们称 , 创维M713、创维M727plus均是该集团的产品 , 但均未在官方渠道零售 , 这两款产品均不对C端(个人用户)零售 , 只批发给B端(企业或商家) , “这是我们的一个营销模式” 。
与开展“抽奖活动”的公司有合作吗?林女士表示 , 只有销售授权 , 她无法定义什么是合作 。 对于“抽奖产品”是否涉及套路、欺诈 , 林女士和孙女士不予置评 , 表示“确实有客户给我们反馈过这个问题 , 我们也跟总部说明了这个情况” 。
对于“抽奖产品”到底价值多少 , 其成本价是否超过380元?林女士表示:“用正常逻辑想 , 不会(超过380元) 。 ”
【律师说法】
商家涉嫌虚假“有奖销售”
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和赔偿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还注意到 , “大牌福利社”“大牌福利荟”两个小程序 , 已被微信平台关停 , 显示为“由于涉嫌欺诈 , 已暂停服务” 。 但在其他多个常用APP中 , 相关“抽奖活动”依然在进行 。
四川同兴达律师事务所的杨卫平律师认为 , 以上案例属于电商公司利用网络平台以“中奖销售”“抽奖销售”等方式销售以次充好的商品 , 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 是套路销售 。 表现为故意告知消费者(买方)产品虚假情况 , 虚报价格 , 故意隐瞒产品的真实情况 , 以中奖、抽奖方式诱使消费者(买方)作出错误意思表示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 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 , 不得进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 据此 , 经营者负有向消费者如实陈述有关商品真实信息的义务 , 这种义务是法定义务 , 经营者必须履行 , 违反此义务 , 将构成欺诈 , 消费者有权要求退货并赔偿 。
四川纵目律师事务所的张柄尧律师介绍 ,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六)明确:“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准确 , 不得有下列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行为: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体验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服务 。 ”商家这一“有奖销售”模式 , “奖品”实际价值和其标价不相匹配 , 已涉嫌虚假“有奖销售” , 构成消费欺诈 。
张柄尧律师表示 , 消费者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消费欺诈条款 , 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请求惩罚性赔偿 。 同时 , 行政机关也应积极作为 , 可以对相关商家处以包括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乃至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
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王拓 实习生 蒲婉莹
【5部手机同时抽中2300元“优惠券”,扫地机器人大奖背后是何套路?律师:涉嫌欺诈】编辑 张莉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