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造出来就能卖出去?( 二 )


在产能端向好的新能源车市 , 在需求端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
电动车没有越来越便宜
虽然形势可能一片大好 , 但“劝退”用户买电动车的理由 , 也一个没少 。
显而易见的是 , 涨价潮开始了 。
1月11日 , 小鹏汽车宣布全系产品涨价4300-5900元不等 , 涨价的幅度与补贴退坡的额度基本持平 。 进入2022年后 , 新能源补贴退坡30% , 分摊到每辆新能源汽车约减少5000元 。
最近一个月 , 特斯拉、小鹏等品牌都直接涨价或通过缩减购车权益变相涨价 。 此前 , 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了Model 3后轮驱动版 , 该车售价上调了1.5万元至25.09万元 。 除此之外 , 蔚来、哪吒、极氪也纷纷给出了现金优惠的截止日期 。
从车企的措施来看 , 当前的这一波涨价主要是为了抵抗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压力 。 但补贴退坡的同时 , 新能源汽车还面临另一个潜在的涨价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 。
据国泰君安证券测算 , 锂电原材料每吨价格上涨10万元 , 车企的零部件成本就会增加约4000元/辆 。 而据第三方机构数据 , 当前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价格达到26.7万元 , 四个月前碳酸锂的价格每吨不到9.5万元 。
按照国泰君安的方式计算 , 车企的单车零部件成本在短短4个月内上升7000元 。 据虎嗅不完全统计 , LG化学、比亚迪、国轩高科、鹏辉能源、三星SDI等动力电池厂商均公布调价策略 , 电池涨价幅度在5%-20%不等 。
在因补贴退坡涨价后的车企 , 仍然要考虑电池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 是选择保利润率 , 还是选择保市场份额?
当然 , 外部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端的威胁也在增加 。
去年12月27日 , 因新能源汽车保险条例变化 , 特斯拉、新势力等品牌的车型保险费用出现普涨 。 其中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等车型保费涨幅超100% 。 部分车主表示 , 开电车省下来的油费都涨到保费上了 。
买车和用车费用的上涨 , 还是最表象的抑制销量的原因 。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上涨带来的充电基建压力 , 也会逐步释放 。
“工信部之前的目标是2025年渗透率到25% , 现在2022年就有可能达到了 , 但基建的速度是完全落后于渗透率的” ,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对虎嗅表示 。
从客观条件来看 , 新能源汽车在产品等诸多方面仍存在明显缺陷 。 600万辆是一个喜人的数字 , 但比600万辆更重要的是 , 电动车需要在产品性能、性价比、便捷程度等方面超越燃油车 。
简言之 , 在自然市场真正发挥作用的情况下 , 去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 , 而不是依靠政策强推 。
【电动车造出来就能卖出去?】(虎嗅APP)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