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几百亿,股价跌去90%,恒大的第一辆车终于来了!( 二 )


此外 , 恒驰5曾在2021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亮相 , 从当时新车地内饰来看 , 车辆“软装”极下功夫 , 内饰设计风格年轻 , 中控台更是贯穿着超大尺寸的数个触控液晶屏 , 几乎见不到任何物理按键 。 中控台的三块屏幕分别为仪表盘、中控屏以及现有各品牌车型鲜有配备的副驾驶大屏 , 在中控扶手位置用旋钮式换挡配置取代了传统档把 。
曾立志10到15年内产销500万
恒大集团自2018年宣布造车以来 , 已有三年时间 。
据证券时报2018年报道 , 按照当时的造车计划 , 到2020年 , 恒大总资产将达3万亿元 , 年销售规模8000亿元 , 如此即可撑起万亿港元市值 。 为达到这个目标 , 许家印寄希望于新能源汽车上:“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这个趋势 , 是一个非常清楚的大方向 , 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会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 ”
但恒大与贾跃亭联手造车失败后 , 仅几个月时间 , 2019年1月 , 公司不再与“法拉第未来”五个字有关联 , 又改名为恒大智能汽车(广东)有限公司 。
在恒大汽车与“法拉第未来”划清界限的2019年1月 , 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 注册资本25.15亿美元 。
2019年8月 , 恒大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品牌恒驰 , 开启造车之路 。 按照许家印的计划 , 恒大将用3到5年时间 , 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车企 , 并在10-15年内达到产销500万辆的目标 。
为了加快造车进程 , 恒大汽车通过大手笔的“买买买” , 完成了技术、资质、电池、销售、人才等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布局 , 获得了整车制造、底盘架构、动力总成、轮毂电机、动力电池等领域的核心技术 。
3年投入几百亿
造车运动的烧钱速度 , 难以想象 。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说 , 没有200亿别想造车 。 但恒大投入的资金早已超过了这个数字 。
时至去年8月27日 , 恒大汽车召开线上中期业绩发布会 , 管理层在会上表示 , 为了跨界造车 , 恒大集团2019年投入147亿元 , 2020年计划投入57亿元 , 预计2021年投入90亿元 。 2022年之后 , 随着汽车的量产与销售 , 集团将不再对其进行投入 。
总体来看 , 从2019年至2021年 , 恒大造车3年预计总投入294亿元左右 。
其中 , 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20年全年毛利润为-1.18亿 , 净利润为-52.20亿 。 恒大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达474亿元 , 其中在整车研发设计、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投入为249亿元 , 工厂建设方面花费225亿 。
而恒大汽车2021年年报显示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9.2亿元 , 同比增长53.5%;归母净利润亏损47.86亿元 。
然而 , 投入重金的恒大 , 还没造车一辆车 , 就传出了打算卖掉恒大汽车的消息 。
2020年8月10日 , 恒大集团曾发布公告表示 , “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资产” , 其中的“部分资产”就包括恒大汽车 。
随着恒大资金吃紧 , 还处于烧钱阶段的恒大汽车变得前途未卜 。 9月26日晚间 , 恒大汽车又发布公告称 , 公司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同意终止科创板上市辅导协议 , 并将会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深圳监管局报告 。 因此 , 建议发行人民币股份将不再继续进行 。
恒大汽车IPO暂停 , 在外界看来 , 许家印造车的梦想可能就此终结 。 但随着恒大汽车首款量产车恒驰5首车正式下线 , 其“造车梦”似乎又得以延续 。
按照规划 , 恒驰将研发14款新能源车型 , 并于2021年底至2022年初实现批量投产 , 2025年产销实现100万辆 。 此前 , 鲜有车企在尚未量产任何车型时就放出如此规划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