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平台强保障——渤海湾涌动创新潮( 二 )


支持自主创新 , 不但要有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的“软件”服务体系 , 还要有配套硬件支持 。
“我们公司是滨海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 , 相关部门免除3年1万平方米的厂房租赁费 , 按照市价算 , 相当于每年帮助企业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 ”一飞智控(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晶说 。
在京津两地协同方面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更是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和低成本创业的载体 , 将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与北京创新资源优势叠加 。 天津飞图同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北京来津企业 , 其研发的网数集群对讲机技术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实现应用 , 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 。 该公司董事长梁红生介绍 , 2022年公司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陈强介绍 , 针对园区设立初期的体制机制问题 , 天津经开区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纳入法定机构改革 , 通过全员竞聘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园区管理团队 , 学习北京中关村改革的先进管理经验 , 将经开区科技创新局、泰达产发集团科技工业园公司整建制迁入园区 。 一系列举措强化了科技园服务创新资源的能力 ,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
管理机制完善
2021年1月20日 , 在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协同专班、经开区党建工作部的支持下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组建新区首个主题园区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事会(简称“理事会”) , 创新建立“理事会、协同专班、秘书处、智囊团”四位一体运行模式 , 形成党建引领共同缔造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方法 。 在该理事会的推动下 , 涵盖政务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的新办公空间投入使用 , 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落地 , 第二届天津市“海河英才”创业大赛、2021年中英科技创新项目线上路演等创新创业活动持续开展 。
针对往返京津创业人才反映最多的高铁列次少、公交线路少等问题 , 新区通过协调铁路、公交、公安、交管部门 , 增调高铁列次 , 开通滨海—中关村到滨海站的免费摆渡车 , 极大便利交通出行 。
理事会推动了园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的深度融合 , 园区创新氛围更浓、营商环境更优、员工生活更便利 。
近3年来 , 中智科技、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恒瑞医药数字医疗项目、智众医疗、海聘科技、天亿时代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 , 创云融达、融智通信获评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 园区领军企业已达8家 。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平台强保障——渤海湾涌动创新潮】“未来 , 天津经开区将进一步整合海河基金、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银行机构力量 , 设立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产业基金 , 针对企业发展阶段的需要 , 打造立体化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 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由‘种子期’跨越到‘成熟期’ 。 ”陈强说 。 (经济日报采访人员 周 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