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融合发展 , 建设特色载体与示范园区
搭建特色平台载体 , 也是助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 在产业生态构建中 , 产业联盟便是重要一环 。 目前 , 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会员单位涵盖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专家学者等 , 以促进资源整合 , 推动产业协同 。 启动“沪深青三地共建工业互联网城阳示范区” , 举办2021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区域协同生态伙伴大会 , 开展“走进市北 , 冲浪工业互联网”系列活动……去年以来 , 联盟深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 努力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协同与生态共赢 。
文章图片
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开展“走进市北 , 冲浪工业互联网”系列活动 。
工业互联网发展迈进深水区 , 青岛该如何“飞渡”?《加快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实施“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中提到 , 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建设是重点发力的方向之一 。 为推动园区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 , 青岛于去年8月公示了2021年青岛市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 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 , 以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 , 打造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 探索形成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的指标体系、建设模式和运营方式 。
深度把脉 , 打通企业“上云”最后一公里
企业是工业互联网的主体 , 但却“千企千面” 。 针对企业“触网”和“用网”痛点 , 青岛通过为企业深度“问诊把脉” , 以场景驱动 , 打通企业“上云”最后一公里 。
文章图片
2021青岛市首次“工业赋能”场景对接会暨工业互联网“千员万企”服务活动启动 。
去年4月 , 我市工业互联网“千员万企”行动正式启动 , 首批选聘281名服务专员 , 按照“主动服务、迅速反馈、全力解决、一跟到底”的服务模式 , 深入企业提供业务指导、行业咨询、政策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 为我市制造业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搭起桥梁和纽带 。
去年下半年 , 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中心与青岛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组织开展两轮工业互联网“入企诊断深度行” , 在前期工业互联网服务专员进行对接服务的基础上 , 针对企业基础情况、生产制造、数字化管理及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诊断分析 , 形成诊断报告 , 并制定可行的改造实施方案 。 通过出具“量身定制”的数字化改造方案 , 有助于企业提升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综合竞争实力 。
文章图片
去年8月起 , 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入企诊断深度行”
以开放“出圈” , 多地联动共建产业新生态
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是一场“产业奥赛” , 而青岛的解题思路更具开放特色 。 作为胶东经济圈龙头城市 , 青岛近年来不断探索工业互联网区域合作新模式 。 在去年10月举行的胶东五市工业互联网赋能高峰论坛上 , 胶东五市首个数字化转型领域的董事长赋能工程“数智赋能企业董事长工程”“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胶东五市深度行”等系列活动启动 , 也标志着胶东五市合作进一步深化 。
同为国内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 上海、深圳、青岛都拥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 。 上海市金融业发达 , 深圳创新能力强 , 青岛制造业门类齐全、场景丰富 , 三地在工业互联网技术、场景等方面有广阔合作空间 。 启动“沪深青三地共建工业互联网城阳示范区”;举办2021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区域协同生态伙伴论坛;建立沪深青三地工业互联网三地专家库 , 遴选专家78位……回顾2021年 , “沪深青朋友圈”的成果丰硕 , 三地不断深化区域协同与生态合作 , 打造产业链集群 , 探索产业新生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