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跨界餐饮,首家机器人中餐厅开业( 二 )
对于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来说 , 有以千亿规模立身的碧桂园作为依托 , 其在上下游全产业链闭环上占据先天优势 。 比如前端可有效整合碧桂园在现代农业方面积累的优势 , 为机器人餐饮的食材开源奠定了坚实基础 , 后端基于碧桂园自有社区及酒店、教育板块资源 , 为机器人餐饮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 , 而千玺机器人餐饮自身的发展也将助力碧桂园集团的多元业务协同发展、联动增效 。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2020年集团工作会议上说 , 科技的进步正不断冲击着各行各业 , 并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变革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却也千难万险 。 机器人事业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 大家都在拼尽全力 。 ”
千玺机器人餐厅如何变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机器人餐厅普遍被视为一种眼球经济 , 想要在短时间内生存 , 甚至盈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毕竟对于一家餐厅而言 , 在运营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租金、员工、营销和原料等成本 。
此时 , 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往往能优化企业的营利能力 。 据碧桂园方面介绍 , 标准化、精细化运营提供的全新用餐体验 , 易于复制、规模化的扩张 , 以及低成本运营和强大的设备输出 , 构成了千玺机器人餐厅基础的商业模式 。
首先是精细化运营增加营收 。 这一点从中央厨房原材料到机器人烹制的每一道菜品的品质、速度、科技体验等方面都具备优势 。 事实上 , 翻台率是考验餐厅营利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 。 品质和速度能带来翻台率的提升 , 从而拉动餐厅的客流量 , 甚至利润 。
其次是易于标准化复制 。 机器人餐饮设备运营成熟之后 , 能够自由放置在社区、学校、景区和写字楼等公共区域 , 拓展用餐空间 。 据了解 , 2020年千玺集团的机器人煲仔饭餐厅将细化量产计划 , 并向全国拓展门店 。
第三是降低可预见性运营成本 。 在碧桂园的规划里 , 成熟运营的机器人餐厅能够通过科技的投入缓解餐饮业面临的“用工荒”难题 , 同时未来通过数据化管理可做到1~2个工作人员管理一个区域的餐饮机器人 , 实现智能化管控 , 大幅提升人员管理效率 , 进一步降低用人成本 。
最后是机器人设备的输出 。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指出 , 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4.1亿美元 , 其中烹饪等服务机器人的新兴应用需求持续旺盛 。 艾媒咨询的报告预计 , 到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年销售额预计将超过300亿元 。 从去年5月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成立开始 , 不到一年时间 , 该集团已经累积提交超300余项专利申请 , 有70多个机器人设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开发 。
纵观机器人餐厅的发展史 , 很多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在运行过程中经历了多轮的推翻重塑 。 面对早些年登上舞台的竞争对手 , 碧桂园的这套模式还值得期待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