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福晟合作尘埃落定 旧改项目或存忧( 二 )
“这三家房企 , 并购目的十分明确 , 通过并购目标公司获取大量物业和土储 , 快速进入目标区域和助推规模增长 。 ”克尔瑞研究中心认为 。
\n之所以选择并购 , 有分析认为 , 或许与当前土地市场价格过高有关 。 谢逸枫对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称 , 通过并购 , 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性价比较高的项目 , 同时 , 与传统的招拍挂相比 , 收并购对房企自有资金的要求相对较低 , 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n许世坛在2018年业绩发布会也表示 , 当下公开招拍挂的土地有点贵 , “看不太懂 , 有点惊讶 , 还好春节前已经部署 。 ”
\n“行业竞争加剧 , 大家都想在一、二线城市拿地 , 拿地的利润率自然开始下降 。 我们今年在公开市场参与了300多块土地竞拍 , 实际到手不到40块 。 企业要发展 , 自然需要多元拿地模式 , 通过合作并购的方式 , 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补充自己的土储 , 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 ”世茂集团执行董事、财务管理中心负责人汤沸近日对媒体表示 。
\n另外 , 相对健康的财务指标 , 让世茂房地产敢于大规模收并购 。 在推进并购的2019年上半年 , 世茂房地产的净负债率为59.6% , 连续第八年维持在60%以下;总借款约为1154.7亿元 , 上涨5.8% , 总资产则提升10.2% 。
\n世茂去年200多亿元的并购交易中 , 涉及到的企业只有寥寥数家 , 而从泰禾和粤泰手中就获得了17宗项目 , 涉及价款约148.59亿元 , 占比达3/4 。 克尔瑞研究中心分析称 , 相比于融创超过60%土储来源于收并购 , 世茂的并购基因并不深 , 其并购更偏向于和其他企业大规模战略联合 。
\n此次发布会上 , 许世坛也称 , 世茂房地产2019年的业绩之所以会增长这么快 , 一方面是因为基数小 , 另一方面源于他们做了很多平台的整合 。 他不觉得世茂在去年与泰禾、粤泰的合作是收购 , 而是整合、是双赢 , 只是股权占比较大的项目由他们操盘而已 。
\n专家:旧改项目存变数
\n \n\n
资料图 世茂在售项目 中新经纬 薛宇飞 摄
\n不管是战略合作还是收并购 , 虽然能够降低企业的拿地成本 , 但就世茂和福晟的合作而言 , 会涉及到很多旧改项目 。 潘伟明说:“昨天参加了深圳前海项目的一个年会 , 我们在前海有一个150万平方米的旧改项目 , 当地的村民都来了 , 有2000多人 , 摆了238桌的宴会 。 村民知道我们要和世茂合作了 , 都很高兴 。 ”
\n但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 旧改项目是毛地 , 需要企业负责原住居民的拆迁工作 , 这个过程可能会十分漫长 , 成本也不低 。 摘牌挂得来的土地 , 基本都可以快速入市 , 旧改项目存在较大的变数 , 因此很难直接转化为土地储备或预期货值 。
\n对于世茂与福晟的合作项目 , 许世坛表示 , 媒体可能会问项目的利润会不会很低 , 资金压力是不是很大 , 这取决于你怎么看 , 销售的好 , 压力就不大 。 利润率在前两年可能会低 , 但随着产品品质的提升 , 价格也会上涨 。
\n“不同于招拍挂拿地干净 , 并购得来的二手项目较为复杂 , 可能隐藏着较大的风险 , 如股东信用风险、项目自身风险、潜在债务风险及法律纠纷风险等 。 此时 , 需要专业的法务、财务、税务和技术团队进行尽调和资产估值 , 以识别潜在风险 。 然而 , 直到交易完成 , 并不意味着结束 , 仍面临一系列遗留风险 , 比如 , 双方战略整合、人才等 。 并购风险大 , 往往让部分风控能力相对较弱的房企望而却步 。 ”克尔瑞研究中心称 。
\n2015年 , 世茂房地产跌出了房企销售榜前十名 , 之后进入了调整期 , 在拿地方面提出了“回归一二线”的策略 , 三四线城市主要以去库存为主 。 随着库存的消耗 , 在规模追赶诉求的推动下 , 近两年世茂又逐步加大了三四线城市土地的获取 。
\n数据显示 , 2018年 , 世茂房地产在三四线城市新增土地建筑面积914.4万平方米 , 同比增长135.2% , 占比为56.6% , 同比增长20个百分点 。 当年 , 三四线城市新增建筑面积超过了前4年的总和 。 从世茂房地产2019年收购土储的城市来看 , 三四线城市的占比达到了64.67%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