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玄德,通常是指他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精神 。在三国时期,刘备是蜀汉的创始人之一 , 他在与曹操、孙权等诸侯的斗争中,一直秉承着仁义道德的原则,并倡导“以德服人”的思想 。因此,人们常常用“玄德”这个名字来形容他的高尚品德和领导才能 。
刘备的备什么意思备还是很基础的意思,准备预备的意思 。玄德是指潜蓄而不著于外的德性 。
很多人从老子《道德经》第十章--“生之畜之 ,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来解释,是解释不通的,这段话什么意思?即生长养育万物,生长万物而不去占有 , 为万物提供帮助而不居功,滋养万物而不主载,这叫做符合天道无私的人生最高美德 。和备没有联系 。
《书·舜典》:“玄德升闻 , 乃命以位 。” 孔 传:“玄谓幽潜,潜行道德 。”《文选·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於神明,圣姿合於两仪 。” 李周翰 注:“玄德谓潜行道德也 。”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陛下玄德格天,圣母徽仪应地 。”
刘备,三国时期的蜀主,封号蜀汉昭烈皇帝 。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少年孤苦贫困,曾以贩草鞋为生 , 但素有大志 。后与关羽、张飞在桃园结拜成异姓兄弟 。因为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 。早年经常寄人篱下,在诸葛亮出山以前,先后依托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顾茅庐终于请诸葛亮出山做军师 , 率军取得了荆州、益州、汉中等地 。从而结束了依托他人的政治生涯 , 于公元221年正式称帝,建立蜀汉 。
从刘备的前期政治生涯就能看出他的性格特点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刘备身上最为突出的性格特征是他的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 。在刘备政治的活动中,“上报国家 , 下安黎庶”是他贯穿始终的理想 。在桃园结义时他们就立下誓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背义忘恩,天人共戮!”刘备也曾对自己的实行仁政进行总结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相反,事乃可成 。若以小利失义于天下,吾不为也 。”可见,实行仁政是刘备一贯自觉的政治主张 。诸葛亮出山前,势单利孤的时候,刘备四处奔走,但不论到何处,他都能广施仁政 , 爱民如子,也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在驻扎新野后不久,当地百姓就做歌称颂刘备,“新野牧 , 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在遭曹操追杀,弃樊城奔襄阳的一路上,后有曹操精兵将至,前有江河阻拦,而刘备却宁肯被敌军追上 , 也没有听从诸将几次三番提出的抛弃百姓、独自逃跑的建议,带领几百万百姓每天只能走十里路 , 最后被曹操的大军追上,落得阿斗丢失 。糜夫人投井身亡 。这一切都和汉末任意屠戮百姓、视生民如草芥的各路军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他离开他所依托的军阀的重要因素之一 。
二、义薄云天的忠义精神 。刘备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义而生,又为义而死 。“忠义”是刘备性格的核心特征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的就是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 。从此以后三人同生共死、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致死不渝……在三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义薄云天、荡气回肠的佳话 。他们三人的之间的结义早已超出了民间简单的“拜把结义”,而是一种基于无私为民、相互欣赏、情感契合的忠义之举 。在见利忘义、朝秦暮楚、战乱纷争的年代尤其显得难能可贵 。刘备还能把这种“义”推而广之,“以性情相契” , 发现和招揽人才 , 知人善任,进而“得道多助”,在身边形成了忠义笃信的蜀汉集团 。在当阳长板坡 , 赵云忠心保护幼主 , 于曹操百万大军中六进六出,杀死曹军大将五十余员,救出甘夫人和阿斗,当赵云把幼主捧给刘备时,刘备怒摔阿斗 。他真心敬慕诸葛亮的贤德,不惜在隆冬时节三顾茅庐,终于请出孔明,并委以重任 。诸葛亮、赵云等也深感其知遇之恩,从此君臣一心,矢志不渝 。与当时各路军阀之间、将领与下属之间那种尔虞我诈的处事为人方式截然不同,这也是刘备一次次出走的重要因素 。三、韬光养晦的胸襟素养 。刘备也是一个富有胆识胸襟的人杰 , 有着适应环境、灵活机智的一面,能够“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在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里,刘备就深知自己在人屋檐下,一定要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才能保存自己,以等待时机 。便在后园种菜,不问世事 。当曹操说出“今天下英雄 , 唯使君与操尔”的时候,刘备被说中了心思,又害怕曹操看出自己胸怀大志被其加害,而惊得酒杯落地 , 却能机智地借雷电之声将自己的震惊掩饰过去,巧妙的保全了自己 。刘备的每一次脱离依托人都和他的不甘人下、怕人谋害有直接的关系 。尽管刘备身上几乎集中了贤明君主应有的仁政爱民、忠义、富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性格特征,这些在战乱频繁、群雄并起的乱世特别为饱受疾苦的百姓所向往和拥戴,也是作者心目中明君形象的体现与升华 。刘备和曹操两人 , 都是有雄才大略、称霸一方的英雄人物 , 也常被人们放在一起比较,但两者在根本上存在着“王道”与“霸道”的差别 , 也是“仁政”与“暴政”的根本差别 。但由于罗贯中在刘备身上倾注了过多的理想化的色彩,也使得刘备的形象难免有些描写上的简单、片面和过头,反而令人没有真实可信之感 。如鲁迅先生就评价说三国“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但无论如何,刘备一直是作为一个封建贤明君主的形象历来被人们敬仰
刘备 字玄德刘备很厉害,他是蜀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 。刘备的名字是有来历的,“玄德”是刘备的字,在古代,一个人的字是会有不一样的意义的,“玄德”其实和老子的《道德经》有关系 。

文章插图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关于“玄德”二字的解释 。翻译一下是:生养抚育了万物,但是不占为己有,立下功勋,但不居功自傲,滋养世间万物,并不居于主体地位,这就是最高的“德”,”德“就是玄德 。
这段话很有道理,简直就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 。似乎是先有了刘备的一生,然后才有了刘备的字”玄德“ 。刘备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忠臣的形象 。刘备有”卧龙“”凤雏“两大智囊,它最终能够入主西川,最终成为这一片的霸主 , 其实就是运用了手下谋士的智谋 。

文章插图
刘备在新野大败曹军后驻扎在樊城,樊城不适合防守,诸葛亮让他弃城赶紧走,曹操有屠城的习惯,刘备担心自己离去,百姓就命不久矣,所以刘备就派人警告百姓说”曹操兵到,孤城不能坚守 , 百姓如果愿意跟随,可同我一起过江 。“他的那种仁义也是从这个时候展现的 。
刘备对自己的部下也很好,都是肝胆相照,关系也不错哦 。长坂坡时,众人都以为赵子龙弃刘备而去,刘备对部下说:”子龙不弃我走也!“对诸葛亮也很好 , 刘备对关张说:”孤之有孔明 , 犹鱼之有水也 。“真的很暖心 。

文章插图
刘备的品行确实不错 , 也能称得上老子《道德经》里所说“最高的德”的解释 。作为一个统治者,治理国家很重要 , 他没有采取强硬的措施,也利于安定民心 。老子认为只有像宇宙一样深邃的人,可以包容万物的人才是真正的玄德 。
刘备的字为什么叫玄德刘备字玄德 , 释玄德为:“指潜蓄而不着于外的德性 。”此正暗合《三国志·先主传》所谓“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 。”然而,“玄德”和“备”是什么关系呢?读清人桂馥学术笔记《札朴》卷三“蜀先主名字”条,才终于找到答案 。原来,“备”是一种五彩的绸缎 。《周礼·考工记》 :“画绘之事,五采备谓之绣 。”备就是绣,就是在丝织品上绘画和刺绣设色而五彩俱备 。
上古本无棉花,衣服除皮毛外只有丝、麻,富贵者穿丝织品 。许多达官贵人的衣服不但质料精美,而且还要加上文采 。在复杂的织造技巧与刺绣工艺还没有出现以前,制衣的丝帛要染,或在上面绘上图案 。
《周礼·考工记》 :“画绘之事,杂五色 。”五色,就是青黄赤白黑,五色至黑乃备 。“黑”和“玄”又是同义词,所以刘备字玄德 。
刘备的父亲刘弘为儿子取名,就是希望他日后能大展鸿图而享受荣华富贵罢了 。

文章插图
刘备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 。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 。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 。赤壁之战时,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 。而后进取益州 。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 , 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 。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
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 , 终年六十三岁 , 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 , 葬惠陵 。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 , 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
刘备字玄德号最严谨的答案是:不知道!没忽悠你 , 这是应该有的态度:可以分析可以推测,可以猜、可以蒙,但是不管怎样始终是一种想法,不是确凿无疑的事实 。不过呢 , 我们可以推理 。

文章插图
可能性比较大的是老子的《道德经》和孔子的《尚书》
首先 , 刘备生在东汉末年,我们找出处,要找东汉之前的典籍,不能是之后的典籍 。你拿个晋代的、明代的典籍,说刘备的字出自这里 , 这不是时空穿越了么?
在东汉之前,有“玄德”二字的、比较有名典籍有两处:
一,老子的《道德经》第十章 “生之、畜之、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 是谓玄德” 。这一段大致的意思是品德很好 , 只做好事还不求回报 , 从刘备表现给人们的行为来看,还是比较符合的 。

文章插图
二,孔子的《尚书·舜典》“浚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这一段大致的意思是:舜的好品德,被尧给知道了,尧就给舜一个官做 。嗯,这个听起来有点露骨哈,刘备有这么爱当官吗?还明明白白放在名字里 。有这个可能性,他只是嘴上不说而已,心里很想要的 。
所以 , 从含义上看,这两个出处的可能性是半斤八两 。

文章插图
儒道两家在汉代的影响有先有后 , 有轻有重
道家和儒家思想在汉代影响都很大 。汉初用的黄老无为思想,与民修养、轻徭役薄赋税,造就了君主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造就大汉军事强国 , 还间接把罗马给灭掉了 。所以汉代在治国思想上,先道家,后儒家,儒家影响力更大,因此给儒家的可能性加一点点分 。
刘备的取名习惯暴露了真相
古时 , 名是爹妈定的,字是自己取的,“玄德”是刘备自己取的字 。所以他自己的取名习惯至关重要 。
首先,与他自己的志向有关 。而从刘备的生平与性格来看,更接近于孔子的仁德,而不是老子的无为之德 。
其次,尚书那一段中表达的意思是升官,符合刘备的取名习惯 。比如他的两个儿子刘封、刘禅 , 封禅什么意思呢?皇帝的祭祀天地大典 。从这里可以推测,在名字里面放个当大官的好彩头,刘备是有这个习惯的 。
所以我个人以为刘备的字出自孔子《尚书》可能性更大,当然,只是个推测 。我姑且讲讲 , 你姑且听听,认不得真 。比如 , 说不定孔子的“玄德”有可能是跟老子学的,一笔糊涂账 , 呵呵 。
【刘备的玄德是什么意思,刘备的备什么意思】
- 透支卡和信用卡的区别,信用卡透支有什么影响
- 白粥有什么坏处,喝粥对身体的十大害处
- 怎么检测亚硝酸盐超标,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下降的原因
- 熊猫兔属于哪种兔子,熊猫兔是什么种类的兔子
- 怎么样清洗瓷器上的土浸,瓷器表面土沁去除之法
- 中医的五味对应五脏是指什么,五味入五脏分别是什么
- 关于敬长辈酒的四字词语,敬酒时说的祝酒成语
- 私立大学国家承认,民办大学的毕业证国家承认
- 咖啡故乡是哪个大洲我国最大的海,咖啡的故乡是哪里 a亚洲 b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 蚕的身体有几个体节,蚕的身体分为几部分有几对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