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大显身手( 三 )


锚定未来 , 风光更在险峰
看到成绩的同时 , 对不足也要有清醒认识 。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 中国机器人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 , 关键零部件稳定性、可靠性等还不能满足高性能整机的需求 。 ”王卫明说 。
佛山隆深机器人公司董事长赵伟峰告诉采访人员 , 耐用性是衡量工业机器人制造水平的重要指标 , 在这方面 , 国产品牌还需再努把劲 。 他表示 , 身处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 国内厂商的优势是更了解并迅速响应客户需求 , “要用好长板 , 弥补短板 , 避免赔本赚吆喝从而陷入无休止的成本较量 , 聚焦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竞争才是王道 。 ”
赵伟峰认为 , 必须另辟新的赛道 。 机器人本体之外 , 隆深于2017年布局成立氢能事业部 , 5年内已实现从厂房规划到电堆成品下线的整线自动化方案 , 错位竞争给公司带来极为可观的利润增长 。
前不久 , 工信部等15个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 提出到2025年 , 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 , 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 具体到工业机器人 , 重点任务包括研制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焊接机器人 , 面向半导体行业的自动搬运、智能移动与存储等真空(洁净)机器人、面向3C、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大负载、轻型、柔性、双臂、移动等协作机器人等 。
这几天 , 嘉腾方面传来好消息:推出国内首台差速20吨AGV驱动单元 , 其驱动电机和减速器实现自主研发 , 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这对于在重负载AGV领域相对落后的国产品牌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
嘉腾还定下了“实现在火星上搬运与救援”的愿景 。 在陈洪波看来 , 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机器人厂商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 无限风光在险峰 , 未来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 推进机器人与新技术融合应用 , 让机器人发挥更大潜力 。
邓世海也有同感 。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工业园内 , 卡诺普智能工厂建设如火如荼 。 该工厂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 , 按照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框架进行顶层规划和设计 , 通过打造智能制造系统实现“机器人造机器人” , 以保证机器人质量性能稳定 , 提升综合竞争力 。 “国际品牌的优势不是一两年形成的 , 超越也不可能是短期就能实现的 。 实现‘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 , 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 ”邓世海认为 , 要加强产业协同 , 夯实产业基础 , 优化产业生态 ,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 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 让国内机器人产业更上层楼 。 (采访人员 康 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14日 第 10 版)
责编:庄鹏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