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 二 )


而阿里21年所投企业大多与自己的现有产业有一定关联 , 例如电商、物流、出行、供应链等 。 这或许和阿里战投最近几年的思路转变有关 。 2019年6月 , 武卫接替蔡崇信出任阿里战投总负责人 , 《晚点LatePost》曾在报道中介绍 , 武卫要求阿里接下来的投资更接近业务 , 更关注项目和阿里自身的战略协同 。
这一思路转变在接下来两年的投资动作中得到佐证 。 腾讯和阿里 , 也逐渐在投资领域走上不同的道路 。
2021年 , 阿里参与5笔B轮之前的投资 , 腾讯参与42笔 。 悬殊的投资数量基数放大了双发差异 , 但即便按比例看 , 腾讯B轮之前的早期投资占比约为14.0% , 同样比阿里高出5个百分点 。

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

文章图片
图5/7
数据来源天眼查;制图刺猬公社
游戏 , 游戏 , 还是游戏
以数量论 , 腾讯投资2021年的绝对C位是游戏行业 。 游戏相关项目总计拿到腾讯76笔投资 , 占腾讯全年投资总数的25.2% 。 这个数字比2020年高出9.3个百分点 。
游戏业务向来是腾讯现金流的重要来源 。 1月11日 , Sensor Tower商店情报数据刚刚公布 , 腾讯《PUBG Mobile》(合并《和平精英》收入)和《王者荣耀》2021年全球收入均超过28亿美元 , 拿下全球手游畅销榜第1和第2名 , 分别同比上涨9%和14.7% 。
腾讯内部有多个游戏工作室 。 天美工作室旗下有长盛不衰的《王者荣耀》 , 光子工作室则在2019年上线《和平精英》 , 论游戏策划和技术实现能力 , 腾讯内部的工作室绝对算得上国内游戏行业第一梯队 。
但自研和投资并不冲突 。 一方面 , 腾讯内部游戏工作室仍在不断孵化新项目;另一边 , 腾讯战投部门也在向外挖掘新的宝箱 。 爆款游戏诞生的偶然性因素、游戏版号收紧下更小的试错空间、外界快速的技术革新和创意迭代 , 让腾讯选择更频繁地对外出手 。
【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76笔针对游戏行业的投资中 , 有12笔投向海外公司 , 被投项目分布在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地 。 这些海外项目 , 除游戏服务和发行公司外 , 无一例外都擅长端游或主机游戏的开发 。

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

文章图片
图6/7
数据来源天眼查;制图刺猬公社
腾讯自身更擅长孵化手游 , 海外投资和收购 , 或许是自身端游制作乏力的情况下 , 一种更简单的解决方式 。
其中金额最大的一笔是对英国游戏开发商Sumo Group的收购 。 2021年7月 , 腾讯出资12.7亿美元收购Sumo Group , 旗下游戏包括《杀手2》、《除暴警察3》、《极速竞速地平线》等知名大作 。
国内的游戏投资则集中在几个城市 , 上海、成都、北京、广深等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城市 。

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

文章图片
图7/7
数据来源天眼查;制图刺猬公社
游戏策划乔尼称 , 不同城市的游戏工作室也有不同主流风格 。 “广州有很多快速变现项目 , 它不走长线 , 就追求3到6个月快速回收(成本);上海长线产品比较多 , 二次元相关的游戏比较多;成都整体成本便宜 , 所以会有团队做一些小的独立游戏;北京就中规中矩 。 ”
四座城市培育的游戏风格不同 , 从投资地域分布看 , 腾讯不会舍弃任何一种可能获得热门项目的方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