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出手300多次,腾讯成了互联网“王多鱼”( 三 )
和其他投资领域不同 , 腾讯在游戏投资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是专业投资机构 , 而是另一家互联网大厂网易 。
一来是因为业务熟悉 , 腾讯和网易自身的游戏基因让他们更有把握出手;二来则是因为人员熟悉 , 游戏圈子不大 , 兜兜转转的从业者里 , 很多都和几家游戏大厂有所关联 。
国家新闻出版署最新一批国产网络游戏版号核准名单的公布时间仍定格在20021年7月22日 , 这意味着最近半年 , 没有任何一家游戏公司拿到版号 。
版号收紧似乎没有影响腾讯在游戏行业的整体投资扩张 。 乔尼称 , 游戏公司们递交的审批都在审核过程中 , 他们公司目前开发的游戏也尚未拿到版号 , 但业内认为版号停发不是一种常态 , 未来游戏版号会有更规范的审核标准 。 “而且国内也不是市场的全部 , (如果暂时没拿到版号)也可以先走海外发行 。 ”
B端投资的爬坡之旅
回溯到十年前 , 各行各业都在高举“互联网+”的大旗 , 手握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门票涌入新场域 , 瓜分用户的时间 。
近几年 , 当用户群体和空闲时间被瓜分殆尽之时 , 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涌向B端市场 , 寻找新的收益空间 。
对大部分C端产品而言 , 谁能更多地抢占用户时间 , 谁就更有可能在这场赛跑中撞线 。 而到了B端市场 , 产品的核心价值往往是给时间做减法 。 提供解决方案意味着提效 , 谁能更多地为客户节约时间 , 谁就更有可能在这场爬坡之旅中冲到顶峰 。
在这场爬坡之旅刚到半山腰时 , 腾讯选择把鸡蛋放在许多不同的篮子里 。
腾讯2021年的301笔投资中 , 企业服务相关项目占比高达23.3% , 仅次于游戏行业 。 而短短6年之前的2015年 , 腾讯全年投资的企业服务项目不过5个 , 第二年才首次突破10位数 。
企业服务子领域众多 , 不少分支已经跑出成功上市的公司 。 2019年 , 腾讯开始参与医疗大数据服务平台“医渡云”的B+轮融资 , 并在此后几轮连续跟投 , 直至2021年“医渡云”在港股完成IPO 。
腾讯在企业服务领域的投资 , 有相当一部分围绕微信生态展开 。
2021年 , 腾讯有7笔投资投向6个根植在微信生态圈内的企业服务项目 。 包括为线下消费品牌提供收款、微信营销、点单等一体化服务的FLIPOS;企业微信官方服务商微伴助手;基于微信和企业微信为中小企业提供营销管理工具的卫瓴科技;基于微信的智慧校园服务提供商光海微校通;基于企业微信的营销型SCRM解决方案提供商微盛·企微管家和基于企业微信的私域流量运营方案提供商企域数科 。
基于微信生态的投资 , 大部分围绕中小企业和中小商户展开 。 这几个项目大多处于早期投资阶段 , 部分项目提供的产品服务也有一定重合度 , 但对腾讯而言 , 把鸡蛋多放在几个篮子里不是什么难事 。
在刚刚过去的微信公开课中 , 微信小程序团队曾宣布 , 2021年活跃小程序增长中9成来自中小商家 。 基于微信生态的营销、管理、销售服务 , 应该会是腾讯在下一阶段继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
新一年的新问题是 , 腾讯在资本市场是否还会继续活跃?连续减持京东和Sea之后 , 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未来 , 腾讯和阿里的投资风格将扩大差异还是殊途同归?
这些待解之问 , 就交给2022年吧 。
(本文中 , 乔尼为化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