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报显示 , 2021年二季度 , 雾芯科技得益于持续拓展的分销和零售网络 , 净营收增至25.4亿元 , 毛利率45.1% , 经调整后净利润6.5亿元 。 环比2021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增速而言 , 雾芯科技的业务逐放缓 , 不再“高歌猛进” 。
但通过对比 , 新消费日报发现 , 在监管的压力下 , 雾芯科技2021年上半年累计调整后净利润依旧超越了2020全年净利润 , 增幅达57.3% 。
2021年三季度 , 在保护未成年人专项行动开展的同一时间 , 雾芯科技财报显示当季营收16.8亿元 , 经调整后净利润4.5亿元 。 尽管公司净利润同比2020年增幅依旧明显 , 但环比二季度下降33.86% 。
思摩尔国际也面临着类似的局面 , 股价持续下挫 , 但由于思摩尔国际同时也为NJOY、Logic、JUUL等国际电子烟龙头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 公司营收、净利润、毛利率等数据受影响不大 。
11月26日 , 国务院正式修改《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 , 确定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有关规定执行 。
随后 , 国家烟草局分别于11月30日、12月2日发布《电子烟》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电子烟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 首次明确规定了管理细则 , 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意见稿提出 , 不论是电子烟的生产、批发、零售还是出口等环节 , 都要取得相关许可证 , 并且所有环节的交易均需在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上完成 。 若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 , 将被停止经营烟草制品相关业务 。
此外 , 意见稿还对电子烟的口味、烟碱浓度等产品细节做出了规定 , 除白名单许可物质外不许随意添加 。
2021年11月末至今不足2个月 , 雾芯科技股价累计下跌近35% , 思摩尔国际累计跌幅近30%;亿纬锂能累计跌幅近25%……
目前 , 国内各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做出响应 , 正在逐渐加强电子烟面向未成年人销售、上网销售、线下经营执照不齐全等问题的处罚和巡视力度 。 而雾芯科技最新的业绩说明中 , 也不再提及线下零售网点的推进内容 。
融资市场举棋不定
政策监管之下 , 一级市场投融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关于电子烟品牌的融资越来越少 , 以杂货店为主的代理渠道关注度持续上升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2021年电子烟、雾化器相关融资总计64起 。 时间分布上 , 大部分融资时间发生于上半年 , 而进入下半年投资密度显著下降 , 总计发生25起 , 占全年数据的39% 。

文章图片
图2/3
制图:新消费日报 数据来源:天眼查
其中 , 金额最大的是深圳雾芯科技IPO上市 , 单次融资金额达14亿美元 。 据已公开融资金额显示 , 单次金额上亿的事件仅4起 , 销售渠道融资、品牌融资各占2起 。
从融资轮次来看 , 主要为股权融资 , 占比达34.37%;天使轮占比第二 , 为23%;战略融资第三 , 占比17%;早期Pre-A轮、A轮融资则分别占比5%、11% 。

文章图片
图3/3
制图:新消费日报 数据来源:天眼查
从具体融资方向来看 , 2021上半年监管态度刚刚表露 , 各大电子烟品牌仍在发力线下零售渠道 , 相关融资占33.33% 。
但到了2021下半年 , 由于监管的持续收紧 , 以及整治行动的推进 , 赛道融资主要集中于品牌、配件和技术研发 。 其中 , 下半年投向品牌的融资占57.14% 。
总体而言 , 2021年获得融资的品牌并不多 , 总计为14家 。 其中不乏悦刻、铂德等国内市场份额前5的头部品牌 , 还包括JVE非我、小野、可逸、Soyee小叶等腰部、尾部品牌 。 各家品牌获投金额普遍在千万级人民币 , 轮次也以战略融资、股权融资为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