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澈的爱奇艺往事( 三 )


负责制作这档节目的团队则是车澈的YOH工作室 , YOH这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着“young、open、hiphop” , 标签便是“年轻、潮流、领先” 。 这档综艺由YOH打造 , 不难看出爱奇艺将其视为对潮流文化与综艺结合的更进一步突破 。
在跳脱出音乐综艺之外 , 《潮流合伙人》以经营潮流文化为主要看点 , 仿佛是亚文化版的《中餐厅》 。
借此 , 爱奇艺终于触碰到了实实在在的消费市场 , 《潮流合伙人》的快闪店出现在了许多城市的街头 , 年轻人纷纷排起长队 。
纵然这部综艺没能成为爆款 , 但的的确确让车澈和爱奇艺看到了综艺变身商业IP , 实现一键打通的新商业模式的可能 。
这之后 , 车澈建立起了BKStore不可施道潮流文化厂牌 , 担当主理人 , 厂牌的成立也成为了爱奇艺与车澈的关键一步 。
此后 , 车澈担任总制片人的《我是唱作人2》、《中国新说唱2020》、《少年说唱企划》 , 都成为了BKStore发掘人才的阵地 , 承担了反向向BKstore厂牌输送艺人的使命 。
颇有点当年“超女”、“快男”与天娱传媒的味儿 , 此时的车澈也的确扮演者龙丹妮当时的角色 。
尽管车澈本人并不赞同这种说法 , 但他的确 , 正在把潮流做成一门生意 。
顺理成章的离别
曾经在与媒体的对话中 , 车澈谈到 , 说唱需要一种“长期主义” 。
他是这么说的 , 也是这么做的 。
从2017年打造了爆款的《中国有嘻哈》开始 , 到2022年还在腹中的《中国新说唱全明星季》 , 五年的时间里 , 车澈交出了8部与说唱相关的综艺 , 不仅完成了自己“一年一部新IP”的KPI , 也实现了龚宇打造爆款音综的梦想 。
作为副总和导演 , 车澈已然付出了一切 。
就在车澈努力铺开潮流文化综艺的商业版图 , 讲述更多动听的故事时 , 爱奇艺却渐渐地走向了下坡 。
2021年 , 爱奇艺先后遭受重创 。 先是因为《青春有你3》倒奶事件 , 选秀养成类综艺被叫停 , 持续了四年的选秀综艺IP成为过眼云烟 , 单靠选手们未出道就狂砍42亿的数字成为历史;而后 , 剧集方面的超前点播又被取消 , 爱奇艺再次失去一个现金牛 。
随之而来的消息是 , 龚宇宣布开源节流 , 开启了史上最大过的裁员 , 裁员20%-40% , 人数在1544-3088左右 。
用更直观的数字来说 , 爱奇艺的市值已经从开盘当日的109.5亿美元 , 缩水至发稿前的38.79亿美元 , 跌幅为64.6% 。
在四年前上市时 , 那个喊出要对标YouTube、Netfilx , PK迪士尼的龚宇博士 , 两鬓已然斑白 , 皱纹也爬上了眉心 。 长视频的凛冬时刻已经让他深感疲惫 , 面对车澈的离开 , 他没有资本选择挽留 。
一方面是爱奇艺的流年不利 , 另一方面 , 在车澈最擅长的潮流文化领域已然是高手林立 。
2020年 , 本就靠着小众文化二次元发家的B站打造了说唱类综艺《说唱新世代》;次年 , 芒果TV制作了《说唱听我的》 。 两者的体量虽不及《中国有嘻哈》 , 但足以证明 , 市场已经注意到了这块领域 , 越来越多的后来者渴望分食这块蛋糕 。
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 投入资金是必然的选择 , 但眼下的爱奇艺恐怕早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本去等待爆款的诞生 。
行业内竞争压力变大 , 背后东家自顾不暇 , 这时 , 曲终人散也显得顺理成章 。
曾经面对采访时 , 谈及龚宇 , 车澈说老板是一个很敢于冒险的人 , 正是因为这种冒险精神 , 《中国有嘻哈》才得以问世 , 龚宇的“超级音综梦”才得以实现 。
既然那些很冒险的梦 , 已经陪他去疯 , 那么挥手再见时 , 只愿他有光明的未来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