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关于招投标的规定 招投标实施条例有哪些( 七 )


第五十七条 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签订书面合同 , 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当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 。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
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
第五十八条 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的 , 中标人应当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 。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中标合同金额的10% 。
第五十九条 中标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 , 完成中标项目 。中标人不得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 , 也不得将中标项目肢解后分别向他人转让 。
中标人按照合同约定或者经招标人同意 , 可以将中标项目的部分非主体、非关键性工作分包给他人完成 。接受分包的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条件 , 并不得再次分包 。
中标人应当就分包项目向招标人负责 , 接受分包的人就分包项目承担连带责任 。
第五章 投诉与处理
第六十条 投标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 , 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10日内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投诉应当有明确的请求和必要的证明材料 。
就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四条规定事项投诉的 , 应当先向招标人提出异议 , 异议答复期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 。
第六十一条 投诉人就同一事项向两个以上有权受理的行政监督部门投诉的 , 由最先收到投诉的行政监督部门负责处理 。
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投诉 , 并自受理投诉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作出书面处理决定;需要检验、检测、鉴定、专家评审的 , 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内 。
投诉人捏造事实、伪造材料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证明材料进行投诉的 , 行政监督部门应当予以驳回 。
第六十二条 行政监督部门处理投诉 , 有权查阅、复制有关文件、资料 , 调查有关情况 , 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予以配合 。必要时 , 行政监督部门可以责令暂停招标投标活动 。
行政监督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监督检查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 , 应当依法予以保密 。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 招标人有下列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行为之一的 , 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依照招标投标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处罚:
(一)依法应当公开招标的项目不按照规定在指定媒介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
(二)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不一致 , 影响潜在投标人申请资格预审或者投标 。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招标人不按照规定发布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 , 构成规避招标的 , 依照招标投标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
第六十四条 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 , 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依法应当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
(二)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 , 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
(三)接受未通过资格预审的单位或者个人参加投标;
(四)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