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误导我们的“木桶原理”( 二 )
【这些年误导我们的“木桶原理”】最后 , 归结到HR选人用人上 , 木桶原理也误导了很多HR的选人思维 。 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个在深圳从事设计工作很多年的设计师到我们公司应聘 , 而人力部经理在面试后给我的建议是不予录用 , 理由是发现他的简历上有几个语法错误 , 据此评估这个人的文字水平太差、缺乏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 并推论出连简历都出现很多错误 , 将来设计也难免出现各种错误 , 这样的设计师怎么胜任工作呢 。 我听了不以为然 , 在文字写作上 , 一个理科生可能不如文科生好 , 但是我们关注的核心能力不是写作能力而是设计能力 , 不妨看看他的设计水平再做决定 。 后来我坚持要应聘者进入到复试环节 , 发现他技能娴熟、经验丰富 , 图纸标注完整清晰 , 研发设计中心总经理给予很高评价 , 强烈建议录用 。 后来这个人成为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 工作中并没有出现人力部经理预料的错误百出的状况 。 一个优秀设计师的特点是擅长空间结构能力 , 图形感觉良好 , 而通常对于文字不感兴趣 , 因此可能写字时马虎 , 但在在他擅长的领域却一丝不苟 。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 , 人力部经理的选人思维 , 是更关注到一个人的短板而非他的长板 , 在面试中的焦点是“挑毛病” , 只要发现应聘者有某个方面的不足 , 就可能被淘汰 , 像这种发现简历中有语法错误就淘汰掉的案例就有很多 , HR通常是文科生 , 一般在文字写作上有优势 , 而对于理工科专业的人才来讲 , 文字写作并非他的特长 , 也并非他的核心能力 。 HR在选人时 , 以自己之长衡量对方之短 , 忽略理工科专业的核心能力 , 这样一种选人思维是不利于选拔优秀专业人才的 。 这样一种在选人中重点关注应聘者的短板(缺点、不足)的情况很常见 , 有些HR在面试过程中就是挑毛病、找不足、看缺点 , 发现应聘者存在短板就给予负面评价甚至淘汰 , 如果按照这样的选人思维 , 即使是乔布斯来应聘 , 也很有可能会被淘汰掉 。 在选人思维上我经常说这么一句话:可不知其短 , 不可不知其长 。 而现在之所以有一些HR在选人时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他的短板上 , 是与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的误导有关系的 , 所以 , 别再把木桶原理当圭臬 , 别再切掉长板补短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