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关闭珠海大厂:相机败于手机?翻开10年财报,揭秘公司真实境况( 二 )


文章图片
图2/5
贴满招工信息的告示牌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采访人员 刘中凝 摄
公开资料显示 , 1990年佳能珠海有限公司成立 , 当年开始生产照相机 , 逐渐成为佳能全球数码相机重要的生产基地 。 据珠海佳能官网上历年披露的年度环境报告书 , 截至2012年底 , 珠海佳能有员工8000余人 。 截至2020年底 , 佳能珠海还有员工1317人 , 公司投资总额是2.2亿美元 。 2020年实际生产镜片1229万片、数码照相机102.9万台、数码摄像机9.4万台 。 可以看到 , 员工人数持续下滑的同时 , 佳能珠海每年生产的镜片、数码照相机及数码摄影机数量也连年下降 。
佳能(中国)的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回应称 , 佳能确实要考虑关掉珠海工厂部分产品线 。 珠海工厂主要生产小型数码相机 , 供货全球 。 此次关停后 , 珠海工厂仍会保留一小部分零部件产线 。 伴随智能手机发展 , 小型数码相机的市场规模已经不同以前 。 疫情影响及芯片缺货 , 也让珠海工厂的经营难以为继 。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下 , 佳能需要根据市场变化来作出调整 。
关于珠海工厂员工的赔偿方案 , 上述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我们肯定会根据中国的劳动法 , 并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员工对公司的贡献 , 充分考虑每位员工的需求 , 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 ”
卡片机走向落幕
珠海佳能工厂关闭背后 , 是全球数码相机尤其是小型数码相机市场的萎缩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了解到 , 小型数码相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卡片机 , 外形小巧 , 拥有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特点 。
有数据指出 , 珠海佳能工厂生产的卡片数码相机曾占佳能全球卡片数码相机销售量的一半 。
“国际数码相机巨头 , 在我们中国生产的主要还是中低端的卡片机 。 ”职业摄影师、资深媒体人阙道华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说道 , “中低端曾经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 因为谁都有一个摄影梦 , 那时候出去旅游也希望带一个相机 , 导致了卡片机的流行 。 但手机已经那么先进了 , 谁还用卡片机?”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留意到 , 手机摄影这些年逐渐成为了各个手机厂商争夺用户的主要赛场 , 给手机摄影技术带来了大幅度的进步 。 随着5G时代的到来 , 让手机摄影达到了一个高度 , 从过去功能机的“唯像素论”发展到智能机时代的“计算摄影”、8K/4K录像、多摄全开、暗光降噪等先进技术层出不穷 , OPPO、vivo、小米也都提出要自研影像芯片 。 这都对传统光学成像的数码相机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 。
“很多职业摄影师早就用手机拍照了 。 早些年我们喜欢扫街 , 去街上走走拍拍 , 也会带小一点的机器 , 所以那时候我就用了好几台佳能、索尼的卡片机 。 直到iPhone4s出现以后 , 那就没有必要用卡片机了 , 一部手机加一个充电宝就能搞定 。 ”阙道华说道 。
阙道华认为 , 现在用价位在两三千元以上的智能手机 , 如果拍得好的话 , 成像效果与低端数码相机没有任何区别 , 且使用便携性和智能化远远高于后者 。
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 , 数码相机的出货量急剧下滑 , 据CIPA(日本相机映像机器工业会)统计 , 2020年全球数码相机出货量仅为888.6万台 , 比2000年时1034.2万台的出货量还要低 。
这个现象也反映在相机巨头佳能的财报上 。 2017年开始 , 公司影像系统产品营业额逐年下滑 。 2017年-2019年 , 以相机、镜头、影像设备为核心的影像系统产品实现营业额分别为10991.3亿日元、9704.4亿日元、8074.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1.1亿元、539.6亿元、448.9亿元) 。 到了2020年 , 公司影像业务营收额下滑到5413.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01亿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