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单反还是微单?
回顾佳能的历史 , 1933年 , 秉承着“生产世界第一的照相机”的目标 , 佳能的前身——精机光学研究所成立 , 开始研制高级小型照相机 。 1934年 , 佳能试制日本第一台35毫米焦平面快门照相机“KWANON” 。 至今近90年的时间里 , 佳能的相机技术伴随着时代起伏而不断精进和演变 , 成为全球数码相机巨头 。
如今 , 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 , 对于初级的摄影需求 , 手机即可满足 。 对于更加专业的场景 , 数码相机仍有一定的用户基础 , 只是技术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 这背后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佳能也因为未及时跟进而付出一定代价 。
过去的数码相机以佳能、尼康垄断的单反相机市场为主 。 2013年10月 , 索尼正式发布世界首款全画幅无反相机A7 , 将其命名为“微单” , 并将“微单”商标揽入麾下 。 微单相机是一种介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卡片机之间的无反相机 , 其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反光镜和棱镜 , 体积小的同时能够实现画质不输给单反上流机型 。 凭借微单相机 , 索尼在佳能、尼康瓜分的单反相机市场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 , 一举成名 , A7系列至今仍在全球畅销 。
“微单的相机里面没有反光镜 , 整个相机就可以做得很小 , 索尼开创性地推出微单 , 便开始挤占佳能的市场 。 一方面价格也比较便宜 , 另一方面像素做得非常大 , 很快就超过了佳能的参数 , 在各方面都更有竞争优势 。 ”资深摄影爱好者许伟明向采访人员分析道 , “同时 , 在相机的物理上来说 , 去除了反光镜之后 , 相机的法兰距(指卡口到焦平面之间的距离)就变短了 , 就可以把镜头和卡口尺寸做得更大 , 更大的卡口尺寸就意味着它有更大的进光量 , 有利于成像质量优化 。 ”
相比于索尼 , 佳能对微单市场的反应则似乎慢了几拍 , 直至2018年9月才正式发布佳能的第一款微单相机EOS R 。 这虽然是佳能全画幅专微的开山之作 , 但比索尼整整晚了五年 。 这五年 , 佳能都在做什么呢?

文章图片
图3/5
佳能EOS R3 图片来源:佳能官网
许伟明认为:“当时佳能在单反相机市场已经很厉害了 , 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群体 , 基本上很多的摄影师都是用的佳能EF卡口的单反相机 , 由于机身、镜头、配件等都要配套 , 用户从单反转用微单(RF卡口) , 需要付出的重新配置镜头等设备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 从而阻止用户更换相机类型和品牌 。 我认为佳能当时可能看到了这样的用户心理 , 有点有恃无恐 。 ”
而事实上 , 微单市场不断激发的市场潜力 , 已经开始抢占单反用户 , 让后来者佳能体会到“真香”二字 。 根据CIPA数据统计 , 2021年1-10月份全球数码相机市场销量为695.88万台 , 与2020年1-10月总销量690.96万台基本持平 。 其中 , 单反相机销量为184.25万台 , 而微单相机销量为262.89万台 , 微单相机销量高出单反相机42.68% 。
如今 , 佳能在微单市场上也持续推出新品 , 有与索尼“一决高下”的意味 , 对于单反业务已经逐渐减少精力 。 2021年12月 ,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御手洗富士夫接受日本《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 , 佳能旗舰级单反相机的开发和生产可能在“几年内”结束 。 若此计划得到落实 , EOS-1D X Mark III将成为佳能最后一款旗舰级单反相机 。 不过 , 他同时强调 , 只有旗舰级单反相机受到影响 , 目前没有计划终止入门及中端单反相机的开发及生产工作 , 因为市场仍然有稳定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