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个寒假来了,孩子们将怎样度过?
“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来临 , “背着书包赶培训班”的景象已然不再 , 孩子们将怎样度过这个寒假?寒假作业有哪些新变化?家长们的心态如何?采访人员对此进行了调查 。
【“双减”后首个寒假来了,孩子们将怎样度过?】寒假作业“变脸”:
“写写写”的少了 , “玩玩玩”的多了
今年1月6日 ,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 , 要求各地要指导学校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 , 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 , 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 。
春联背诵大比武、有趣的十二生肖、我是家庭小管家、一起探秘年俗、线上一分钟速跳比赛……1月10日 ,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的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单 。
寒假期间 , 银川市金凤区通福社区为辖区青少年准备了多项文化活动 , 这是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剑正在指导孩子们制作手工剪纸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艾福梅 摄
“今年我们在综合实践和体育锻炼上进行了创新 , 希望孩子们能深度参与到家庭各项春节活动中 , 比如一起采购年货、开展大扫除、准备年夜饭等 , 让他们在有趣的亲子活动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 。 ”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校长冯学荣说 。
同样 , 据银川市金凤区回民第四小学一年级七班班主任吕思琦介绍 , 寒假语文作业是背诵古诗和阅读两本以上课外书籍 , 实践活动则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春节习俗、手工制作“老虎”帽子等 。 “开学后 , 我们将举办交流会 ,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 , 与大家分享帮父母做了哪些暖心事 。 ”吕思琦说 。
当然 , 寒假也是复习巩固知识并休息调整的重要阶段 。 李娅慧的女儿今年上四年级 , 一放假 , 母女俩商量着制定了一份寒假计划 。 “孩子很自觉 , 每天除了看书、写字 , 还要跑步、跳绳 , 我也会带她逛科技馆、博物馆和公园 , 总之就是既要学习 , 更要锻炼身体、放松身心 。 ”李娅慧说 。
采访人员梳理采访发现 , 这个寒假 , 在“双减”政策下 , 少了“写写写”的书面作业 , 多了“玩玩玩”的新颖实践 , 孩子们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
学科类培训总体“冰封”
艺体项目受追捧
以前 , 寒暑假历来是学科类培训的“黄金期” , 今年则是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的关键期 。
采访人员近期走访了银川市十余家学科类培训机构 , 发现“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规定得到了较好落实 。 一部分培训机构已是大门紧闭 , 透过玻璃望进去空空如也;还有一部分培训机构正在进行停课放寒假的收尾工作 , 教室内没有学生和家长 。
尽管在路上依然能看到背着包赶路的学生 , 但他们背的更多是舞蹈服、乒乓球拍、小提琴等 。 在银川市一栋培训机构集中的大楼里 , 采访人员看到 , 艺术培训学校里多名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练琴 , 而隔壁机器人培训班的孩子则在专心致志地操作 。
据这家机器人培训班的老师李钊介绍 , 寒假班专门设置了“大主题闯关模式” , 有200余名学员 , 年龄最小3岁 , 最大16岁 , 多是小学生 。 “信息素养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 , 生源比较稳定 。 ”他说 。
采访人员走访中还发现 , 随着学校和家长对书写的重视 , 软笔、硬笔等书法培训在寒假期间也很火爆 。 杨慧峰是一家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书法老师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寒假开设的集训班人气很旺 , 学生数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