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首个寒假来了,孩子们将怎样度过?( 二 )
在银川市一家书画院 , 孩子们正在学写毛笔字和学画国画 。 (受访者供图)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 , 滑雪场、滑冰场上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 银川市一家乒乓球俱乐部里一位家长说 , “我们平时上班 , 把孩子放在家里还担心沉迷手机或电视 , 不如把孩子送来学乒乓球 , 不仅能学到一技之长 , 还能锻炼身体 。 ”
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孩子综合发展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 , 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 重视亲子陪伴 。
“孩子现在受到的教育是多元化的 , 考核标准也突破了以往的试卷考试形式 , 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 , 孩子能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 。 ”银川市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吴倩说 , 现在这种教育模式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需要给予孩子更多高质量的陪伴 , 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
吴倩告诉采访人员 , 寒假她会和孩子一起完成实践类作业 , 比如针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类作业 , 她会查阅资料 , 先自己消化 , 再讲给孩子听 。
当然 , 一些习惯了在试卷和培训班中寻找“安全感”的家长仍难免焦虑 。 二年级学生家长杨娟就坦诚 , 孩子课业负担减少后 , 自己仍有些焦虑 , 想到孩子升学时还是要看分数就难以淡定 。 寒假期间 , 她还是会给孩子布置一些练习作业 。
寒假期间 , 银川市金凤区通福社区为辖区青少年准备了多项文化活动 , 这是孩子们在体验沙画 。 新华社采访人员 艾福梅 摄
采访人员在一些家长群里也看到 , 家长们经常会交流哪些线上学科类课程还能上 , 哪里的试卷比较好 , 孩子放假后要怎么“补”等 。
正是瞄准家长端的需求 , 一些变相违规培训还在试探监管底线 。 据了解 , 有向初中生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仍在招聘假期兼职教师;还有个别培训机构停课后做起了“一对一”上门家教 。
为此 , 各级教育部门都要求把日常巡查作为寒假“双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 采取明察与暗访、白天与晚上相结合的方式 , 对校外培训进行网格化、拉网式巡查 。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采访人员:艾福梅
责编:张初
校对:杜肖锦(实习生)王加伊(实习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