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内超15000家创业公司死亡,它们到底经历了什么?( 二 )


不过 , 在经历了资本寒冬和疫情的洗礼后 , 这两年的创业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 。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 , 从前创新创业公司是跟风口上的同行斗争 , 争个你死我活 , 如今的创新公司更多是要跟自己、跟大环境博弈 。 可以看到 , 主动工商注销已经成为近两年创业公司死亡的最大原因 , 行业竞争退到第3位 , 营销不足这类死因也退出前5 。
另一个变化在于 , 市场不那么缺钱了 。 只要有好项目 , 就能找到资本的支持 。 2020-2021年 , 融资能力不足作为死因降至第4位 。
#03
行业:
电子商务倒下最多创业公司
金融创业烧钱最猛
单纯从创新创业公司死亡数量来看 , 电子商务行业可以算是近年创业圈的最大黑洞 , 2017-2021年 , 该行业有2109家创业公司走向终点 。
电商确实是块美味的蛋糕 , 线上消费对零售总额的贡献比越来越大 , 新零售也充满想象空间 。
但仔细翻阅死亡名录 , 我们能看到很多响当当的名字和漂亮的背景 。 由知名主持人李静创办、唯品会战略入股的乐蜂网 , 在烧掉超过10亿元后 , 在2019年停止运营;由万达牵头 , 百度和腾讯联合出资的飞凡网 , 承载了万达集团全部的电商愿望 , 在2020年黯然离场;来到2021年 , 曾经在跨境电商和共享衣橱领域做到头部的环球易购和衣二三 , 也宣布关门 。
这似乎表明 , 即便你拥有大量资金、创意、甚至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高起点 , 来到电商行业 , 也很难走到最后 。
从存活时间来看 , 区块链行业的创业公司平均存活时间最短 , 仅仅35.5个月 。 但存活最短的前3家公司都来自本地生活行业 , 吉首同城只存活了一个月 , 就因为烧钱而倒闭 。 而先进制造业的创业公司存活时间较长 。
我们还贴心地帮各位想创业的读者 , 查看了各个行业的烧钱门槛 , 并真心建议 , 如果融资能力不强 , 可能要避开金融、汽车交通和物流业 。 这三个行业创业公司死亡前的平均融资额 , 都以亿元为单位 。
从时间维度来看 , 前些年还有社交网络、游戏、文娱传媒等行业闯入死亡黑洞前列 , 近两年的死亡热点已经非常稳定 , 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教育、本地生活和金融牢牢占住TOP 5的位子 。
各行业创业公司的TOP 1死亡原因背后 , 都藏着行业的特征 。
企业服务、先进制造、游戏、文娱传媒等 , 在真正拥有营收前 , 需要在基础设施、版权作品等方面大量投入 , 于是最大死因是烧钱;本地生活、电子商务等行业 , 风头盛、玩家多 , 创业公司主要死于行业竞争;工具软件、广告营销和房产业务 , 如今故事很难性感 , 主要死于融资能力不足 。
金融业近年来的创业公司 , 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 , 如p2p、互联网保险方向 。 这些方向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 因此融资金额远超其他行业 。 此外 , 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 不少违法的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因此死亡 。
社交网络产品头部效应明显 , 如果不能抓住时机快速入场 , 获取客源 , 很容易被模仿失去机会 。
#04
城市:
北京死亡创业企业最多
杭州超过广州
创业公司死亡聚集的城市 , 其实也是创业更为蓬勃的地方 。
2017-2021年 , 北京死去的创业公司多达4935家 , 远超第2、3名的上海和深圳 。 而杭州 , 近5年创业公司死亡数量超过广州 , 硬生生挤进创业F4——这一定程度上也代表杭州旺盛的创新活力 。
死亡创业公司的热点聚集行业也有意义 。 企业服务、电商和本地生活实在热门 , 于是成为各个城市的创业三大件 , 大家都具备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