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的消费潮流,正在唤醒新一代的商业空间 | YiMagazineX世茂( 二 )

在海派商业的发展过程中 , 全长5.5公里的南京路是当之无愧的“商业中轴” 。 老上海南京东路的“四大百货公司” , 曾创亚洲百货业无数先河;新上海南京西路的“梅泰恒”商业综合体 , 则重新定义了商场的魅力 。 两股潮流 , 在城市核心的人民广场聚首 , 便形成了顶级的商业竞技场 。

一个城市不只有引人瞩目的核心 , 还有广袤的、更为本地化的腹地空间 。 纽约、东京的潮流文化 , 都诞生于繁华商圈之外不起眼的小街后巷 。 街头成为承载年轻文化的最重要场域 , 是因为年轻人喜爱以本土的新锐观点和实践 , 对抗中庸的商业全球化 。

看似对立的商业枢纽与街头文化之间 , 并非没有交融并进的机会 , 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舞台作为实验空间 。 在上海承担这一角色的 , 恰是南京路上曾经的“浦西第一高度”、并于2018年9月以“城市歌剧院”形象重新亮相的上海世茂广场 。

只要你步入南京东路 , 就一定会被这座建筑所吸引——内退式巨构门头、高透玻璃幕墙、红色飞天梯等亮点元素 , 将固有的封闭面貌完全打破 , 最大程度地强化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 街道、行人、店铺 , 在通透空间内外彼此对望 , 互成风景 。

而在“城市歌剧院”的设计理念下 , 上海世茂广场的商业空间将剧院艺术感与商业时尚感相容并蓄 , 成为了潮流与体验的舞台 。 络绎不绝的消费者是游客、是观众 , 也是演员 。 在被红毯般梦幻的飞天梯送至商场内部后 , 他们即可活跃于剧场的“前厅”、“后台”和“坐席” , 在灵动多元的场景和丰富细腻的品牌组合间 , 随时随地激发灵感 , 成就一幕幕精彩的“表演” 。

“一年前 , 我们担忧的是作为一个存量改造的旧改项目 , 上海世茂广场是否能真正突破消费者的原有认知 , 真正将品牌定位贯彻 。 一年后 , 我们认为现实与期待是符合的 , 商场外观十分靓丽时尚 , 进店客群也都是潮流的年轻男女 , 真正实现了潮流枢纽的目标定位 。 ”国际潮流时装买手平台INXX这样评价与上海世茂广场的合作 。

每一个成功的零售空间 , 都是由独特的场域与优质的内容共同作用而成 。 而在此基础上 , 能够让人瞬间感觉脱离此时此地的与众不同、乃至与之共舞、注入更多新鲜的想法 , 就是将“潮流”引入大众市场的重要一步 。

潮流在我 , 消费态度再定义

每个人的消费过程 , 都被掺入了大量文化的、感性的、非理性的要素 。 过去 , 一个简单的“穿得好看”的判断 , 就是那时候人们所定义的潮流 。 但如今市场越来越成熟 , 态度、艺术、收藏、分享、社交……更多强个性化的概念、目的与形式 , 都被融入了对于潮流的定义中 。

以球鞋市场为例:从飞跃回力 , 到耐克阿迪 , 在每一代中国青少年的穿搭中 , 运动鞋都是不可或缺、甚至极少数特别能够体现个性的元素 。 但在传统运动服饰品牌的产品布局和销售策略中 , 球鞋这种个性化的市场很难被最大化彰显出来 , 规模化生产的框定也无法满足消费者特殊的需求 。

而在焕然一新的上海世茂广场中 , 耐克的全球首家House of Innovation“耐克上海001”恰是应这种潮流需求而生的产物 。

在这家全球最高级别的旗舰店中 , 上海世茂广场与品牌合作 , 以两层楼高的特殊定制凸面玻璃铺满外墙 , 像由许多只耐克Air Max鞋著名的气垫拼接而成;店内有一堵贯穿四层楼的巨大LED记分牌 , 实时更新每天在商场B1层的“核心中场”挑战赛成绩;人气最高的三楼除了会员专属的个性化定制中心 , 全部被鞋墙覆盖 , 而且每款鞋只有一两双 , 复制出了高档潮流买手店的感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