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的消费潮流,正在唤醒新一代的商业空间 | YiMagazineX世茂( 三 )

上海世茂广场与耐克是“旧相识” , 但进行彻底潮流化、个性化改造的耐克旗舰店 , 却是上海世茂广场少数主动保留合作的品牌租户 。 通过改造 , 上海世茂广场实现了90%的招商“换血率” , 但以“魔都潮流枢纽”为核心的招商理念 , 却为其带来了100%品牌入驻率的亮眼成绩 。

贯穿整个商场运营的“潮流”元素 , 也在目前商场的零售组合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有潮流文化平台YOHO! 在上海的首家线下店YOHO!BLU , 诸如INXX、AK CLUB、BOY LONDON、GENTLE、FILA FUSION等服饰品牌 , 也是颇受潮流爱好者青睐的聚集地 。

在过往对于潮流商业的讨论中 , 小众文化是否能带动大规模市场的质疑时有出现 。 但在上海世茂广场的案例中 , 商场将自身变为表达观点和审美的平台后 , 品牌和消费者碰撞而生的化学反应被放大 , 并最终通过商业指标得以呈现——

由于牢牢抓住了年轻消费群体和市场趋势 , 过去一年来 , 上海世茂广场的商场客流、租金、营业额都翻了一番 , 最高单月客流量突破300万人 , 节假日单日客流巅峰可达16万人 。

潮流在心 , 从小众走向大众

在变化多元的零售市场 , “潮流”将成为扭转局面的关键 , 已是诸多行业头部品牌的共识 。 但潮流趋势往往是迅速出现又迅速消失 , 需要不断试错、探查市场规模的边界;而品牌的使命 , 则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保持独特风格 , 同时寻找更普适的消费需求解决方案 。

这两者之间长久以来存在的矛盾 , 是潮流市场始终无法突破天花板的原因 。 而真正完成破题的 , 则是新一代商业空间的崛起 。

借助对于空间、风格、主题活动等运营要素的高质量把控 , 商业空间有机会成为潮流孵化整个过程中相对稳定的平台承载方 , 以不变的高水准应对万变的潮流 , 最终成为其商业化的助推器 。

中国新说唱“潮酷体验馆-福克斯见面会”

一场高质量的线下活动 , 很多时候是测试小众品牌能否“出圈”、并在竞争对手的环伺下获得更大市场规模的试金石 。 以潮玩市场为例 , 2019年内北京、上海、深圳都举行了大型的行业展览 , 排队记录时常破千 , 多家品牌借此实现了从IP到门店、从潮流到生意的全渠道发展 。

潮能补给站-eseeLab超模体验馆

在上海世茂广场2019年多达65场的主题活动中 , “潮玩”也是其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 其中尤以与行业头部品牌泡泡玛特的合作最为成功 。

魔都最大规模MOLLY主题展

2019年秋季 , 上海世茂广场与泡泡玛特合作举办了魔都最大规模的Molly“潮流捕手”主题展 , 引入4.5米高的上海城市限定款歌女Molly , 吸引到众多消费者慕名打卡 。 展览期间 , 位于商场L1东区中庭的泡泡玛特快闪店也持续成为焦点项目 , 单日销售额多次拿下该品牌全国冠军 。

玩具是传统产业 , 所以潮玩概念本不被看好 , 但在盲盒、无人零售、主题展等新形式推动下 , 逐渐成为切实的潮流 。 在这一过程中 , 线下的商业空间成为体验、讨论的放大器 , 而与商场紧密结合的主题活动 , 则能使潮流在更短时间内激荡到更多消费者 。

KAKAO FRIENDS魔都首家快闪店媒体见面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