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公寓今晚上市,累计净亏超40亿,能否打动海外投资者?( 二 )
对亏损的长租公寓运营商来讲 , 能够使用的金融杠杆不是很多 , 在这并不多的融资工具中 , “租金贷”是最常见的手段之一 。
所谓“租金贷” , 是指租客在和长租公寓签约时 , 金融机构替租客支付一年甚至两年的房租 , 提前将租金预付给长租公寓 , 租客向该金融机构按月清还租房贷款 。 有了“租金贷” , 租客缓解了以往“押一付三”“押一付六”带来的那种资金压力金融机构赚取了利息 。 长租公寓平台则从金融机构获得大量预付款 , 除按季度付给房东租金 , 扣在手里的余款可以用于增加房源 , 扩大业务规模等 。
但“租金贷”产生了很多问题 。 首先 , 为吸引用户办理分期贷款 , 长租公寓平台通常会帮租户向金融机构支付每月利息 , 也就是为常见的免息服务 。 但是随着用户体量的增加 , 产生的利息支出呈几何倍数增长 , 给运营平台带来了沉重的现金压力 。
招股书显示 , 2017年 , 2018年和2019年前9个月 , 蛋壳公寓与租金融资有关的利息支出分别为0.52亿元、1.53亿元、1.76亿元 , 换算下来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率平均达6.5% 。 不排除未来利率进一步上升的可能 , 那公司的财务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 而且一旦有大量租户提前终止或未能按月还款 , 蛋壳就必须将剩余租赁期的预付款退还给金融机构 , 这将导致公司现金流问题加剧 。
其次 , “租金贷”业务也出现了大量虚假宣传、强迫贷款、收取高额手续费等问题 , 一些长租公寓平台或房屋中介还违规动用资金池 , 将该部分资金用于争抢房源 , 甚至挪用、侵占资金 , 搞体外循环等 。 有数据显示 , 2018年至今 , 已有不少于25家长租公寓因资金链断裂破产 , 引发社会矛盾 。
2019年12月25日 , 住建部等六部委也发文称 , 要加强对采取“高进低出”“长收短付”经营模式的住房租赁企业的监管 , 专就“租金贷”乱象作出整顿要求 , 规定住房租赁企业不得以隐瞒、欺骗、强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费贷款;不得以租金分期、租金优惠等名义诱导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消费贷款等 , 并明确“租金贷”收入占比不能超过租赁企业租金收入的三成等 。
北京商报近日就曝光 , 蛋壳公寓涉嫌变相引诱租户使用分期贷 , 在房源签约支持的四种付款方式中 , 月付形式只能选择“分期月付” , 有按月支付租金打算的租客若想签约入住蛋壳房源 , 只能选择接受“租金贷”服务 。
而在黑猫投诉上 , 对蛋壳公寓的投诉多达2225件 , 其中不少也与诱导租金贷有关 。
公司面临多重隐患近两年 , 在政策和资本的风口下 , 大量玩家涌入长租公寓市场 , 仅2018年和2019年融资额就达到200亿元 , 青客、自如、蛋壳、魔方、城家等都是资本青睐的对象 。 很多长租公寓平台或房产中介 , 还采取“高收低租”的不合理竞争方式 , 以超过正常价格20%~40%收购房源 , 再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租出去 , 抢占市场份额 。 2019年8月 , 原我爱我家集团控股公司副总裁胡景晖就将房租的暴涨归结于自如、蛋壳等为代表长租公寓争抢房源 。
但这种扩张模式也压缩了自己的盈利空间 , 使得资金链压力急剧上升 。 蛋壳公寓虽然还不太可能暴雷 , 但公司近三个报告期的租金成本的绝对值大幅增长 , 占收入比重已接近90% 。 一旦今后行业环境发生变化 , 或对租金贷的监管进一步趋严 , 公司资金链压力将明显上升 , 更难维持过去的“高收低租”模式 。
不仅如此 , 蛋壳还面临一些政策风险 。 目前“租金贷”业务已经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质疑 , 一旦未来相关监管部门严格执法 , 要求金融机构彻底取消经营“租金贷”业务 , 公司将被迫寻找其他资金来源 。 再比如 , 政府一旦出台更多控制租金水平的政策 , 蛋壳能赚取的租金差会更少 。 公司现阶段经营的某些公寓采用“N+1”模式(即增加隔断房 , 让每套房出租的房屋数增加) , 也存在极大争议 , 未来可能被视为违反新的法律、法规或政策 , 公司也可能因此受到处罚 , 重新安置这些公寓单元中的居民 , 并将这些公寓单元恢复到原始状态 。 以上这些潜在风险 , 都对蛋壳的业务、运营结果、财务状况和增长前景产生不利影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