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的触碰带来真实的伤害?( 二 )


性骚扰在民法的范畴非常宽泛 , 这里的“等方式”意味着沟通和交流的空间 。 戴昕解释道 , 实际上 , 法律上性骚扰的判定核心有两点 , “第一是违背本人意愿;第二是从客观意义上 , 该行为违背了社会一般的评价规范和认知规范” 。 第二点的判定 , 具体到元宇宙的虚拟现实游戏中 , 就需要根据游戏具体的设定、游戏与玩家签订的契约和规则来判断 。 “要看你玩的是什么游戏?游戏里玩家之间的社会规范是什么?游戏整体的玩家性别比例以及游戏是否是匿名的?如果是非匿名游戏 , 认定你故意针对某一个人骚扰比较容易 。 如果是技术发展到全身都有体感 , 也会更好认定 。 ”
戴昕指出 , 目前除《民法典》 , 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正在修订之中 。 不同性质的虚拟骚扰行为 , 适用的法律规则和法律责任并不一样 。 严重的身体接触属于性侵害 , 会涉及刑事犯罪;稍轻微的 , 达不到犯罪程度 , 涉及违反行政法规 , 会受到行政处罚;更轻微的则会涉及民事侵权问题 , 受害人可以向对方提出民事救济 , 要求赔偿、赔礼道歉等 。 目前性骚扰、性侵犯的问题 , 受到女性主义法学的影响 ,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慢慢立法 , 平台也被要求承担责任 , 我国也是同样的 。 “基本上法律障碍不大” , 只是需要法律更加细化和完善 , 明确适用于这一新情况的规定 。
取证 元宇宙一举一动 全过程都有信息有数据
戴昕认为 , 如今数字技术的发展确实给性骚扰的法律认定带来了新的问题 , “难点在于如何认定真实的人 , 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伤害” 。 以《地平线世界》中的性骚扰为例 , “当我用一个游戏替身骚扰其他人的替身时 , 法院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 , 构不构成骚扰 , 在于我要能够知道我骚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 。 我可能觉得被骚扰的只是一个NPC(非玩家角色) , 甚至说我是个男的 , 我以为她也就是个男的 , 这是男人之间的玩笑 。 你凭什么说我摸了这个角色 , 就是摸到了背后这个人?”特别是在匿名平台上 , 证明一个人明知背后是另一个具体的人 , 并对其进行骚扰 , 具有一定难度 。
另一方面 , 技术可能带来一些便利和收益 。 戴昕指出 , “线下的性骚扰一般都发生在两个人一对一的场景中 , 到底发没发生过性骚扰 , 双方说不清楚 , 缺乏证据 。 这是目前性骚扰通过立法执法很难解决的最重要原因 。 “而在元宇宙 , 你的一举一动 , 整个全过程都是有信息有数据的 。 如果可以设计一套取证的办法 , 验证整个数据记录是否伪造过 , 那这个事情就比较简单了 。 ”
段伟文希望 , 对于目前元宇宙的安全性问题 , 及其监管与治理 , 仍需抱有开放的态度 。 由于客观上技术超前和法律滞后的特征 , 元宇宙伦理标准、法规的建立 , 需要在事实研究的基础之上再做判断 。 同时 , 他也提醒道 , 不要被“元宇宙”这个概念唬住 。 在他看来 ,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科学概念” , 只是“数字化3.0” , 也就是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空间关联、集合创新趋势的指代词 。 元宇宙有很多种表现形式 , 比如虚拟世界、镜像世界、增强现实等 , “我们平时可以称其为元宇宙 , 但真正在讨论问题的时候 , 要去讨论这具体是什么技术 , 具体是什么应用、什么场景 , 以免落入炒概念的陷阱 。 ”
文/本报采访人员 王磊 实习生 李彤
【虚拟的触碰带来真实的伤害?】统筹/满羿 刘江华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