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阶段 ,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采用传统的政府授出合同程序 , 即基于联邦采购条例的合同 。 这种采购机制耗时长、限制多、程序繁琐 , 无法有效应对突发或紧急需求 。 为实现更加敏捷地采购人工智能产品 , 2020年12月 ,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推出“信风”(TradeWind)采办业务模式 , 并于2021年第一季度投入使用 。 作为一种采办业务模式 , “信风”利用“其他交易授权”(OTA)的采购方式 , 通过市场调研和前端合作来交付人工智能能力 , 并让传统和非传统公司以最佳方式在人工智能采购方面进行合作 。 “信风”将搭建自动化采购管理软件或平台 , 由非营利公司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 , 有望将从发布招标书到授出合同的时间 , 从原来90多天压缩到30-60天内 。
(三)建立开放协同创新机制 , 加速先进能力交付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建立开放协同创新机制 , 通过实施国家任务计划和部门任务计划 , 加速交付人工智能能力 。 国家任务计划旨在应对紧迫的作战或业务改革挑战 , 通常由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主导 , 由一个跨部门专家团队实施 , 该团队由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人员和国防部的领域专家组成 。 部门任务计划旨在应对部门级的挑战 ,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与组成部门密切合作 , 通过利用联合通用基础平台、数据库等 , 加强与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伙伴关系 , 加速各部门人工智能的部署 。 此外 ,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还与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民航巡逻队、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和夏威夷大学太平洋灾难中心合作 , 开发具有洪水破坏评估功能的人工智能系统等 , 加速先进能力交付 。
四、采取多种措施 , 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采用与军种对接、演示验证 , 与学术界、工商界合作等措施 , 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 。
(一)与军种研发合作 , 促进成果向军种转化应用
2020年以来 , 中心为陆军提供了20个可在室内自动导航的小型无人机系统 , 这将帮助国防部更好地了解如何将小型无人机系统整合到战术行动中 , 并推动小型无人机新战术、新技术和新程序的开发 。 2021年6月 , 美国防部副部长希克斯在参加国防部AI论坛时宣布“人工智能与数据加速倡议”(AIDA)计划 , 旨在向作战部队指挥机关派遣多个技术小组 , 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做好军事网络准备 , 使得作战人员能够快速获取基于AI系统的数据 。
(二)与学术界和商业界合作 , 引入民用先进技术
2020年7月 , 代理主任南德·穆尔甘达尼在上任后首次新闻发布会介绍称 , 中心和国防部得到了技术行业的鼎力支持 , 与包括谷歌在内的所有主要的技术和人工智能公司都开展了商业合作 。 中心在硅谷设有专门人员维护与科技企业的合作关系 , 中心内部设有完整的数据和人工智能团队 , 负责评估新产品 , 跟踪学术研究和业界研究的前沿动态 。
(三)开展技术演习试验 ,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0年7月 , 美空军与凯米塔公司签署合同 , 进一步推进“先进战斗管理系统”技术演示验证与转化应用 。 合同涉及“成熟、演示、跨平台和跨域的能力扩散 , 开放系统设计、现代软件和算法开发” , 以实现先进战斗管理系统技术目标 , 最终成果将用于“联合全域指挥控制”能力 。 2021年7月 , 美空军部首席架构师办公室组织了“先进战斗管理系统”架构演示与评估演习试验 , 旨在整合商业技术以实现决策优势 。
五、结束语
经过三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 , 联合人工智能中心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 , 初步实现其加速人工智能能力交付的目标 。 未来 , 美军将在首席数据与人工智能官办公室领导下 , 推进人工智能战略谋划与技术布局 , 持续调整优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以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和未来战争优势地位 , 其后续改革动向值得关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