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在京发布 十大年度“科学”流言揭晓( 三 )


流言:
“隔空充电”技术产生的辐射极强 , 会危害身体健康 。
真相:
无线充电技术按照技术原理 , 可以分为三大类 , 即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 。 无论哪种方法的隔空充电(无线充电) , 其技术基础都离不开电磁波 , 而电磁波会产生辐射 , 频率越高、能量越大 , 相对应的辐射也就越强 。 不过 , 讨论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考虑辐射量 , 如果电子产品的充电功率不高 , 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辐射标准与空间面积也有关系 。 根据国际非电离性辐射委员会制定的安全上限 , 人体承受的安全辐射范围为10瓦/平方米 。 按照家庭住房面积90平方米计算 , 居民家中可以承受的辐射功率最大为900瓦左右 。 隔空充电的充电桩 , 根据推算最高发射功率只有25瓦 , 所以是能够保证人体安全的 。
无线电波式隔空充电技术是以“毫米波”极窄波束的形式传递给手机的 , 目前没有实验数据表明 , 毫米波会带来辐射 , 也就是说毫米波的辐射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
(三)年度流言规律之:不当联想
公众面对自身关切的信息时 , 如果进行错误或过度联想 , 就可能中了流言的圈套 。 比如把一些可能性或相关性当成因果性和必然性 , 信息在口耳相传中就会“变味” 。
典型流言
5.每天喝点红酒可软化血管
流言:
经常饮用红酒的人 ,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会降低 。 这是因为红酒中的白藜芦醇可以软化血管 。
真相:
靠喝红酒来软化血管的方法并不靠谱 。 红酒中因含有白藜芦醇 , 过去曾被认为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 但现在我们知道 , 红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非常低 , 即使每天喝20瓶红酒也起不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
相反 , 红酒中大约含有15%的酒精 , 会对心血管功能造成负面影响 。 多项研究已经证实 , 摄入的酒精无论多少 , 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 酒精与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个疾病都有直接关联 。 如果大量摄入酒精 , 还会引起消化系统肿瘤、酒精肝、酒精性心肌病等严重问题 。
6.“三高”人群不能吃蛋黄
流言:
凡是胆固醇高的食物 , “三高”人群都应该远离 , 因此吃鸡蛋时只能吃蛋白部分 , 不能吃高胆固醇的蛋黄 。
真相:
蛋黄中确实含有较多胆固醇 , 一个蛋黄胆固醇含量可达280毫克左右 。 但大部分人群膳食来源的胆固醇 , 不会直接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是受遗传基因和代谢因素的影响 , 人体对膳食来源胆固醇的吸收 , 以及胆固醇对血脂的影响 , 不同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和《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都取消了之前的饮食胆固醇限量(300毫克/天) , 认为没有证据表明饮食胆固醇多一些会导致高血脂或心脏病 。
另外 , 蛋黄富含优质蛋白、单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1、钙、锌等营养素 , 其整体营养价值远超蛋清 , 是蛋类营养的精髓 。
(四)年度流言规律之:主观推断
由于对前沿科技缺乏系统了解 , 从而通过主观想象得出结论 , 滋生谣言 。
典型流言
7.航天员一到空间站就吃胖了
流言:
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一到空间站后就吃胖了 。
真相:
2021年11月 , 央视《朗读者》公开一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发来的太空朗读视频 。 视频中 , 王亚平、叶光富和翟志刚先后朗读了巴金的《激流》总序节选 。 网友赞叹这是“从远方传来的诗意”“宇宙级的浪漫” 。 也有网友发现 , 三位航天员看起来“胖了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