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在京发布 十大年度“科学”流言揭晓( 四 )


联想到此前看过的航天员饮食 , 大家不禁疑惑:他们是吃胖了吗?
真相并非如此!在失重的状态下 , 航天员的血液将涌向大脑和上身 , 血液的黏稠度也会发生变化 , 从而导致面部浮肿 , 甚至是头部发胀的情况 。 而伙食、运动等因素 , 不会迅速造成这类变化 。
此前也有网友发现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在太空中出现了浮肿现象 。 因此 , 航天员脸变圆润不是因为发胖了 , 而是特定环境下体内血液再分布的正常现象 。
8.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会频繁掉线
流言:
车载北斗定位频繁掉线 , “北斗系统”不靠谱 。
真相:
北斗定位仪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并非同一概念 。 北斗系统是一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 而市场上所谓的“北斗产品” , 往往只是某一企业的产品 , 并不能代表北斗系统 。 北斗系统具有释放出导航定位等能力 , 但具体如何去使用 , 则由第三方软件或硬件 , 也就是“北斗产品”来实现 。 可以肯定的是 , 北斗系统没有问题 , 也有严格的实时监测 , 不存在卫星掉线导致信号中断的可能性 。
正因为北斗系统的名头响、口碑好 , 老百姓十分关注 , 利用“北斗”的高科技名头忽悠的现象才时有发生 。 对于有些商家借北斗系统之名行炒作之实的行为 , 必须坚决予以纠正 , 这既是对行业的规范 , 更是对北斗系统的呵护 。
(五)年度流言规律之:惯性思维
惯性思维常常会左右人们的思想 , 思维定式更会影响人们科学理性地探求真知 , 尤其对于那些广受关注的现象级热点 , 由于全民关注度高、传播度大 , 信息在双向的互动传播中更易出现偏差 , 很容易仅仅基于常识思考 , 得出错误结论 。
典型流言
9.冬奥期间天然降雪越多越好
流言:
冬奥会离不开雪 , 所以比赛期间下的天然雪越多越好 , 人造雪只是备用方案 。
真相:
对于高规格的冬奥赛事 , 人造雪不是备用方案 , 而是主要方案 。 在常年有雪、降雪量极为充沛的地区 , 冬季项目的赛道依然采用人工造雪 。 此时 , 自然降雪反而是种“负担” 。
人造雪的优点是雪质更具可控性 。 其形成的时间短、生长快 , 雪花的形状也基本一致 。 尤其是优质的“冰状雪” , 硬度大 , 不易被破坏 , 在运动员高速转弯的情况下能保证雪道表面不变形 , 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 , 雪道的状态都是一样相对完美 。 此外 , 根据不同赛事、不同场地的需求 , 人造雪是可以自由“定制”的 , 可以调整雪花的粒径、含水量和硬度 。
相比之下 , 自然降雪较为松软 , 运动员的雪板非常容易陷入雪中 , 造成侧翻、急停等事故 。 因此 , 赛事期间如果遇上了下雪天气 , 松软的天然雪就会导致“光滑如镜”的赛道功亏一篑 。
因此 , 如果真的遇到“天公不作美”时 , 工作人员会立即使用压雪机重新压实雪道 , 并对赛道进行紧急整饰 。
10.大象北迁是因为西双版纳生态破坏严重
流言:
一群亚洲象一路北迁 , 是因为它们原先的栖息地(西双版纳)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 , 无法再生存 。
真相:
无论是亚洲象还是非洲象 , 都有长距离迁移的特性 。 因为迁移有助于寻找新的觅食地和资源、河流栖息地 , 也有助于种群间的基因流动以及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生存 。
目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普洱及临沧等地 。 本次北迁亚洲象就来自于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勐养片区为核心的亚洲象分布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