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合理性 南耀建筑设计


如何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合理性 南耀建筑设计


乡村规划编制是一项系统性较高的工作 , 涉及的内容和学科众多 , 为了保证规划编制的合理性 , 需要依靠科学的编制思路 , 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编制方法 , 并使之符合实际情况 , 不断提高村庄规划编制的合理性 。

1、建立村庄规划师驻村制度
1)可以将村庄规划的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规划图和文字 , 便于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管理 , 以此来推进规划成果实施 。
2)鼓励规划者进驻 , 整合各方的信息和意愿 , 为上、下位规划的传导提供解决思路 。 而驻村规划员制度则是多元制衡权能配置结构的重要基础 , 驻村规划师作为多方主体的利益协调者 , 可以有效地促进规划实施 。
3)可以提高村庄规划的实用性 , 最低要求是让村民知道哪些地方可以建 , 哪些地方不能建 。 针对这一点 , 相关规划者应明确村庄用地控制规划与建设控制的要求 , 将变更规划作为农村建设项目用地控制和规划许可发放的依据 。
2、制定完善的用地分类标准
可以说 , 土地利用分类涉及多个方面 , 亟待解决 。 在原有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 , 无论是城乡规划体系下的村庄规划 , 还是村土规划 , 都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 我国农村土地规划体系缺乏对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 , 不能指导村庄的建设发展 , 而城乡规划体系过分强调建设用地 , 不利于农地的生态利用 。 对此 , 建议制定新的土地分类方法 , 争取做到“互相借鉴 , 优化完善” 。
通过对社会经济与自然属性的综合考虑 , 结合现行空间规划体系的工作思路 , 可以看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原则 。 对此 , 用地分类体系建议可以按“三步走”构建:首先 , 将土地分为建设用地、农地、生态用地三大类;对土地的定义和分类原则进行统一编码;最后结合最新的“三调”资料 , 完成优化分类 , 建立对比关系 。
3、明确乡村规划定位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 , 乡村规划是优化我国土地总体规划格局的重要途径 。 在国土空间规划中 , 乡村振兴规划需要对乡村规划进行预定义 。 首先 , 确立“全类型要素 + 全区域空间”的规划编制对象 , 全面划分农村土地 , 统一山地、森林、农田、湖泊等自然资源 , 统一规划 , 巩固环境规划成果以及资源安全 。 相关部门应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 , 合理布局乡村产业发展 , 将旅游、乡村建设、土地利用等核心要素结合起来 , 引导和规范区域空间整治 。
4、借助国土空间规划改善农村空间布局
通过对区域专项规划的研究 , 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 , 完成乡村空间布局 , 进而推动乡村规划的编制 。 相关部门应根据工业、农村建设和自然资源条件 , 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 , 划定农村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功能建设空间 。
1)结合各种专项规划用地需求分析农村空间平衡 , 按照减少流动规划标准优化乡村土地布局 , 开展公共服务、环境保护、住房、产业发展、文化传承 。 而相关部门在完善乡村空间布局 , 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时 , 必须立足于生态环境保护 , 积极筑牢乡村生态屏障 。
2)根据村庄建设用地规模 , 完善空间管制边界划分 。 要及时划定重点交通主干道和高压走廊的工业用地 , 划定城市二次建设用地 。 另外 , 要整合农村水利、交通、基础设施等工程基地的空间布局和规划 , 在乡村节点设置公共服务设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