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太空旅行或致人类血液“自我毁灭” , 每秒300万红细胞被破坏
2021年7月11日 , 维珍航空创始人布兰森乘坐自家太空飞机进入太空 , 成为全球商业太空旅行第一人 。 几天后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紧随其后也进行了首次太空商业旅行 。 两个月后 , 世界首富马斯克的SpaceX也完成了商业首飞 。
这三家私企的首飞成功 , 让非职业宇航员进入太空成为现实 , 也开启了太空商业旅行元年 。 然而 , 科学家们却警告称 , 人类的身体还并没有进化到可以应对太空环境的地步 。
据外媒17日报道 , 自从人类首次开启外太空生活以来 , 研究人员便注意到宇航员们出现了一种“奇怪且持续”的红细胞流失现象 。 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太空贫血” , 其原因一直成谜 。 一些专家认为 , 太空贫血只是一种短期现象 , 是对人体在微重力下体内液体变化的短暂弥补 。
文章图片
对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14名宇航员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 , 人体红细胞破坏率在太空高出54% 。 图据NASA
然而 , 一项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指出 , 太空环境会使人类的血液“自我毁灭” , 这是一种更具破坏性和持久性的机制 。 为了解开这一谜题 , 加拿大研究人员对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14名宇航员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跟踪研究 , 令他们震惊的结果显示 , 宇航员在太空的六个月里多破坏了54%的红细胞 。 该结果跟宇航员性别无关 。
这些数据是通过血液中的铁含量测试和一氧化碳呼吸测试得出 。 由于人体红细胞每一次被破坏 , 都会产生一氧化碳 , 宇航员被要求定期对着罐子呼气 , 并将所有的罐子带回地球 。 随后 , 研究人员对这些一氧化碳进行测试后发现 , 宇航员体内每秒钟被摧毁的红细胞高达300万个 , 比在地球时的平均比率高出54% 。
即便在返回地球一年后 , 宇航员体内的红细胞破坏率仍比进行太空飞行前高出30% 。 研究还显示 , 一个人在太空停留的时间越长 , 其返回陆地后贫血的时间就越长 。
据报道 , 这是全球首个针对这一问题的科学研究 。 然而 , 尽管了解了太空环境对血液的破坏程度 , 但研究人员仍不能确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 。
报道称 , 在微重力环境下 , 血液在头部和胸部聚集 , 流经血管的液体会流失10%左右 。 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空间站拍摄的视频中 , 宇航员有时看起来很臃肿 。 多年来 , 科学家都认为 , 这就是导致“太空贫血”的原因 , 即红血球的损失可能是人体弥补血量损失的一种方式 。
然而 , 这一最新研究却推翻了这一假设 , 因为在整个太空飞行过程中 , 红细胞的损失并没有使人体血液的组成保持平衡 , 反而继续有增无减 。 即使经过120天 , 当宇航员体内所有的红细胞产自太空中 , 红细胞的损失仍以同样的速度继续 。
文章图片
太空环境或能使人类的血液“自我毁灭” 。
在太空中 , 宇航员红细胞的损失似乎导致他们血液中的铁血清循环高于正常水平 。 由于没有足够多的红细胞将铁输送到身体各处 , 宇航员逐渐开始出现轻度、中度溶血性贫血 。
研究人员怀疑骨髓或脾脏可能是罪魁祸首 , 并准备着手进一步的研究 。 他们还计划进行一项更长期的实验 , 看看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了一年的任务后 , 血液会发生什么变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