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在中国历史上,父子都是书法家的情况并不少见,比如三国时期的钟繇和钟会父子,又比如唐朝时的欧阳询和欧阳通,再比如宋朝的米芾和米友仁父子 。
但是,最出名的还应是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 。王羲之自不待说,被后世尊为书圣,其实王献之也被尊为书坛亚圣,与父亲并称为“二王” 。而且,王献之的名气一度超过父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更被世人认可 。
就是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的名气太大,尽管都是从事同样的工作,即便是不懂书法,对历史也不精通的人,也不至于将他们弄混 。
【王羲之与王献之是什么关系王献之的父亲叫什么名字】但是,许多朋友会向小珏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王羲之和王献之明明是父子,名字里面却都带有一个“之”字,难道东晋时的人不需要避讳吗?

文章插图
那当然不是,避讳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现象,它是指在说话和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取其它方式回避,以表尊重之意 。
在古代的避讳方式很多种,但基本上都是遵循着“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总原则 。
避讳到底是从何时开始,并不明确,但在唐宋和清朝达到两次高峰 。这并不是说其它朝代不重视避讳,而是没有借此成为党同伐异或者文字狱的手段而已 。在晋朝,著名的避讳故事就有不少 。

文章插图
比如当桓玄被任命为皇太子洗马时,许多朋友前去道贺,他也设宴接待 。结果在席间,有位客人嫌弃酒凉,要求温酒 。
不料桓玄听说之后,竟然大哭起来 。原来,桓玄的父亲就叫做桓温,温酒这个词犯了桓玄的家讳,偏偏不知者不罪,桓玄只能自己哭泣 。不过场面立即非常尴尬,客人只能道歉告辞,宴会也不欢而散 。
又比如在当时,朝廷任命王舒为会稽内史,却遭到了拒绝 。王舒的理由非常简单,他的父亲叫做王会,他应该避讳,所以说什么也不去上任 。
结果朝廷也很迁就他,将会稽临时改名为“郐稽”,这才促成王舒的走马上任 。

文章插图
另外,我们所知的王昭君又被称为明妃,并不是当时汉朝朝廷给的封号,而是因为晋朝人在记载史书中要避司马昭的讳而加的 。
可见,当时东晋的避讳风气也是非常讲究,而且形成了相当规范的一套制度 。那么,王献之为什么不避讳?
其实,王羲之一共有七个儿子,这七个葫芦娃的名字中都带有“之”字,分别叫做玄之、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献之 。
不光如此,王献之本身没有亲生儿子,他将王徽之的儿子过继为嗣,而这个儿子的名字叫王靖之,也有史籍记载为王静之 。不管是哪个名字,肯定也带了个“之”字,并没有避讳 。
再研究深入点,王羲之同辈中有12人的名字中带“之”字,子侄辈有22人的名字带“之”,孙辈中有12人带“之”字,曾孙有13人名字中带“之”字,玄孙中有9人名字带“之”字 。
即便到了五世孙,还有4人名字中带有“之”字 。可以说,这个“之”字竟然是家族共享,想用就用 。
- 狗狗与人类共同的敌人——关节炎
- 老年狗狗的教养与互动
- 狗狗与骨头的缘分
- 与计划生育法相关的法律讲解 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全文
- 分心木与什么搭配最好 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和适用人群
- 房产赠与过户最新政策 满五唯一过户费多少钱
- 揭秘张居正与李太后的野史 张居正跟李太后有关系吗
- 犬食文化
- 女人每天吃葛根粉的功效与作用 女人每天吃葛根粉好吗?
- 合同诈骗罪的概念与特征 合同诈骗罪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