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七品知县是什么职位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清史稿·职官三·外官》有载:县知县一人 , 正七品 。掌一县治理 , 决讼断辟 , 劝农赈贫 , 讨猾除奸 , 兴养立教 。凡贡士、读法、养老、祀神 , 靡所不综 。
按照现今公务员行政级别划分 , 清代的正七品品秩基本相当于现今的县处级正职级别 , 知县也就基本相当于县级地方政府最高行政长官——县委书记 。
只不过清代知县的职权范围更广 , 权力更大 , 对一县之政务、政法、教育乃至组织、宣传等方面都拥有最高决策权 。

以前七品知县是什么职位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文章插图
清代县衙内景
清代在地方行政单位划分上 , 一般行省大致分为“省、府、县”三级行政单位 , 作为最基层行政单位的行政长官 , 知县乃皇权向基层社会延伸的最有效媒介 , 也是清代统治阶层倍加重视的所在 。
那么 , 如此重要的一级行政官员 , 到底能拿到多少工资呢?或许 , 和你想象的并不一样!
清代的文官俸禄制度以明朝为蓝本 , 在清承明制的基础上 , 经过康雍乾时期的发展 , 到了嘉道时期已然相当成熟 。官员俸禄的发放主要由货币和实物组成 , 其中京官俸禄包括俸银和禄米 , 而外省文官则只领俸银而无禄米 。
作为外省文官的代表性官职 , 知县的基本工资自然只包括俸银 , 而没有俸米的供应待遇 。
以前七品知县是什么职位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文章插图
基本工资清代官制有着“九品十八级”的划分 , 官员的俸禄也施行品俸制 , 即按照官员品级(不分正、从)予以不同标准的俸禄发放 。
《钦定户部则例》明确规定了清代各级官员的薪俸待遇 , 按照“中外大小文员、八旗官员按品给予俸银”的基本原则 , 对于七品官员的工资待遇有着如此规定:
正从七品岁支俸银四十五两 , 京员俸米二十二石五斗 , 宗人府宗室笔帖式照给七品俸 , 各部院七品笔帖式岁支俸银三十三两 , 俸米十六石五斗 。

以前七品知县是什么职位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 , 一个正七品知县的基本工资为年薪45两 , 没有俸米供应!需要注意的是 , 这项基本工资按季发放 , 如果官员的供职时间未满一季 , 则按照实际工作日予以薪俸发放 。
另外 , 清代官员还必须在规定时限内领取工资 。薪俸 , 作为皇帝对臣下的恩赐 , 如果领取俸禄逾限则会被看作是对皇帝的不敬 , 会被“严究藩司失察议处” 。

以前七品知县是什么职位 知县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文章插图
养廉银 自雍正皇帝开始 , 清朝开始奉行“高薪养廉”的反贪实践 , “养廉银”作为清代官员稳定的法定收入 , 于乾隆年间发展成熟 。
“养廉银”的发放标准虽然根据官员任职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不同、品秩不同乃至职权的不同而有着较大差别 , 但根据《钦定户部则例》规定之各省官员俸禄发放的平均水平来看 , 清代正七品的“养廉银”一般为“岁支养廉 600 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