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原题为:海南周刊 | 老戏台新戏台:琼韵悠悠从此扬
老戏台新戏台:
琼韵悠悠从此扬

文章插图
文昌市东阁镇玉山村的戏台 。许帮相 摄
文\海南日报记者 苏庆明
新春伊始年味浓 。对许多海南人而言,家乡的那一方戏台,正是传出年味的重要所在 。一年又一年,它那锣鼓喧天,它那曲韵悠扬,它的土味,它的热闹和喜庆,永远印记在海南人心中 。
“一曲笙歌,音如流水;三声檀板,响遏行云 。”演员在台上唱戏,唱尽悲欢离合,人们在台下看戏,感悟人间冷暖 。时光流转中,那日渐斑驳的老戏台承载了太多成长记忆,是游子怀乡时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 。
年味的散发地
春节期间,海口、定安、文昌、琼海等市县农村地区会热热闹闹地举办一年一度的公期、庙会活动,这是集体狂欢的日子 。为添加喜庆,当地人往往会把“绑戏”作为公期、庙会的固定搭配 。白天,家家户户有宴席,宾主尽欢;晚上,大家相约到村里的戏台前看戏 。
夜幕初降,平日冷清的露天广场已然灯火辉煌,戏台前人头攒动 。在戏台前没有固定座位的年代,人们会携带草席、长凳前往,草席紧挨戏台铺设,长凳争取占据正中靠前的位置 。戏台上,工作人员忙着设置灯光、帷幕,台下,有人在调试音响 。戏台旁有梳妆台,演员们围坐一起,对着一面面镜子涂脂抹粉,细细描眉 。许多小孩,也有不少大人,会好奇地围观 。

文章插图
现代琼剧《县长王大鹏》在海南戏院上演 。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距戏台不远处的庙宇、祠堂,香火缭绕,村民们正络绎不绝地前去上香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混杂着工作人员试音时用音响播放的琼剧唱段,瞬间搅热了戏场,声震村里村外,告诉人们,这个村今晚要上演大戏 。
“拜八仙”是演出正式开始前的预热环节,但也颇为热闹 。愿意多出一份钱给戏班的富足人家,戏班便在台上演一套固定的念词做打戏,代其向神祈福 。每到一户人家 “拜八仙”,这户人家的“萬叁叁”鞭炮便在戏台边燃放,声响往往盖过演员的声音 。
这是小孩最喜欢的环节 。“每拜完一次,台上演员都会从户主供奉的物品中抓几把糖,撒向观众,人们一边欢笑一边哄抢,抢到就意味着吉利 。”琼海市阳江镇岭下村村民马科科说,演一场戏,“八仙”往往要接连拜个十次八次,放鞭炮、抢糖也有十轮八轮,期间台上台下欢声笑语不断 。

文章插图
文昌市东阁镇玉山村村民在看琼剧 。
拜完“八仙”,正戏开唱 。台上情景焕然一新,音乐响起,清澈优美的唱腔回荡 。不仅本村人,来自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此时也已赶到现场看戏 。才子佳人,苦读中榜,精忠报国,离舍团圆……剧目的故事类型并不新鲜,但台下观众依然看得投入,为戏中人物的悲欢牵肠 。
看戏的看戏,无心看戏的,也不会寂寞 。玉米、甘蔗、番石榴、冰棍……坐不住的小孩会到小贩摆的临时摊位前转悠,一解嘴馋 。有人对戏不感兴趣,却对后台很好奇,或跑到梳妆台一带看演员换装,或跑到戏台一侧临时搭的棚子里,看器乐班子拉胡弹琴、敲锣打板 。戏曲的根基在群众,乡村戏台,让演出与观众没有距离,在许多人心中埋下了热爱琼剧的种子 。
乡村戏台土味浓
乡村是琼剧发展的沃土 。“上世纪八十年代,琼剧演出在农村兴盛起来,很多地方村村建有戏台 。”省琼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符传杰说 。
- 王不留行长什么样子图片 王不留行片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儿童幽默小故事简短 儿童笑话故事大全
- 芝麻糊配方大全 黑米芝麻糊的做法
- 亚马逊海外平台有哪些?哪些好?
- 预防狗狗攻击的方法
- 美女大胸MM mm美胸
- 自己主持婚礼主持词 婚礼主持词大全完整版
- 衣服尺码有哪几种该怎么选 smlxl分别是多大码
- 安装防盗门门框与墙面缝隙大 防盗门框和门扇有缝隙怎么处理
- 广东风水宝地坟墓图片 横县校椅镇谢氏祖坟位置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