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台下十年功 , 台上只有一分钟 。 当天上午7点35分 , 在三名航天员的精准控制下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通过手控遥操作 , 再次准确对接在了空间站组合体前向对接口 。
不管是每一次重大任务 , 还是日常工作的每一天 , 在地面都有航天人24小时和航天员一起努力 , 他们和航天员一起 , 为了实现中国空间站建造的目标 , 创造一个又一个第一次 。
2021年11月7日 , 王亚平成为中国第一个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 , 第三套舱外服首次亮相;2021年12月9日 ,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进行中国空间站的第一次太空授课;2021年12月26日 , 翟志刚、叶光富完成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第二次出舱 , 第一次验证舱外携物转移;2022年1月6日 , 空间站机械臂转位货运飞船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 为后续实验舱转位验证可行性;2022年1月8日 , 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完成第一次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到目前为止 ,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实施得非常顺利 , 建造的关键技术完成了比较充分的验证 , 现在所有的指标表明 , 空间站的功能性能满足要求 , 指标有很多方面显著超出了设计预期 , 为今后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文章图片
在这一次次天地紧密配合的任务中 , 出舱活动是对所有系统要求最高的项目之一 , 也是对航天员挑战最大的项目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两次出舱活动 , 是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出舱的基础上积累更多的经验 。
我国空间站进入建造、运营阶段后 , 航天员出舱将是一个高频动作 , 这样的反复验证是对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能力和相互协调的不断考验 。
罗文成说:“包括平台的支持 , 航天服和人的技能也需要进行验证 , 都需要通过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来完成 , 对后续的任务还是必须的 。 ”
文章图片
虽然是积累出舱经验 , 每次出舱的任务并不是只走个过场 。 在神十三乘组第一次出舱时 , 航天员翟志刚和王亚平就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转接件安装工作 , 这个转接件将关系到中国空间站建造另一项关键技术——机械臂 。
在这几次的出舱活动中 , 每次都有一名航天员享受到了乘坐机械臂遨游天地的体验 , 相比神十二乘组 , 神十三乘组的航天员更是享受到了加速服务 。
太空驻留行程过半 , 航天员们对中国空间站的熟悉也在加速 。 之前神十二乘组已经完成了对各种系统的初始设置 , 这次三名航天员操作起来更是得心应手 , 尤其是各种移动设备的使用 , 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导航事业部宇航产品室主任张佳培说:“空间站的通信速率相对其他航天器更高 , 是传统航天器的1000倍 , 是国际空间站的10倍 , 它需要支持航天员展开科学实验 , 还要做出舱活动 , 还有长期驻留 。 ”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仪表与照明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李皖玲说:“航天员带的手机 , 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便携的信息处理终端 , 包括图象 , 我们的显示 , 还有一些报警状态 , 还有一些天地通话需求 , 还有照明控制在手机上都可以完成 , 使用频率比上一个乘组更高了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