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海润码头全智能化改造试投产 。
本报讯(文/采访人员 高金环 通讯员 龚小婉 图/陈立新)全球领先 , 行业样板!2022年1月20日 , 在厦门 , 中国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项目试投产 。
上午10时许 , 在厦门港海润集装箱码头 , 橙红色的桥吊自动运行 , 将一个40尺集装箱从巨轮上缓缓吊起 , 平缓越过船舷 , 稳稳地落在蓝色的自动驾驶集卡(IGV)上 , 随后运往堆场 , 停在一台经智能化改造的轮胎式龙门吊下面 。 龙门吊自动抓取 , 精准平稳地将IGV上的集装箱放到指定的场箱位上 。 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
“这无疑是一次革命 。 ”一位业内人士评价 , 目前国内大多数传统码头的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物流行业新发展趋势 , 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 。
2020年7月 ,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以海润码头为试点 , 率先启动国内首个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港区、全作业链的智能化改造创新工程 , 大胆探索港口设备自动化与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的融合对接 , 努力实现全物流链的智能化 。
厦门港传统集装箱码头全智能化改造项目投资小、见效快、可复制、可推广 , 堪称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升级的行业样本 。 2021年8月 , 该项目被列入《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智慧港口建设重点工程 , 成为“以点带面”的示范项目 , 推动全国港口智能转型升级 。
其中 , 传统轮胎式龙门吊的智能化改造最具难度 。 项目专业团队联合攻克了防摇、大车自动行走、高精度定位等十几项行业性难题 , 经改造的龙门吊自动堆叠箱精度、效率都不逊色于人工操作水平 , 实现了行业突破 。 改造后 , 一名司机可同时远程操控6台智能化龙门吊 。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生产管理系统“i-TOS”也是一大创新突破 , 这是一个能够自主学习、善于思考、智能决策的“超强大脑” 。 目前 , “i-TOS”已完成与IGV水平运输管理系统的对接并对其派发指令 , 实现IGV高效融合到码头的生产作业过程 。 而在覆盖全码头实现全场景应用的工业控制级5G专网的支持下 , IGV除了可以实时接收并精准执行操作系统指令外 , 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自动做出微调、避让等动作 , 安全穿行在码头堆场之中 。
数据显示 , 2021年 , 海润码头吞吐量100.13万标箱 , 同比增长2.16% 。 其中 , 智能化设备作业量超过四成 。 自去年底进入试运行以来 , 系统稳定性和整体作业效率均超过预期 。
链接
【“超强大脑”发令 龙门吊自动抓取】厦门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装箱港 , 航线通达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141座港口 , 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核心航运枢纽 。 2021年 , 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箱 , 同比增长超5%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