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夸克异常揭示了一种几乎完全作用于第三代粒子的新作用力的存在 , 就可以解释不同代粒子的不同了 。
这股新自然力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 在20世纪下半叶 , 物理学家发现 , 标准模型所描述的三种自然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都可以用数学对称性来描述 。 在20世纪70年代 , 人们大力推动将这三种力结合到一个更大的对称性下 , 创建所谓的大统一理论 。
“美夸克异常”现象似乎正在复活旧的大统一理论的某些方面 , 但能量远远低于任何人的预期 。 阿兰纳奇认为 , 我们目前看到的新自然力的迹象可能是一种更宏伟的对称性的低能量残留物 , 只有在非常高的能量下才会变得明显 。 换句话说 , 我们可能瞥到了大统一理论的边缘 。
迎接物理学新革命
希勒开创了对“美夸克异常”的另一种更深远的解释——一种被称为轻子夸克的粒子 。 轻子夸克将再次成为一种新的力的载体 。 这种作用力会将夸克直接转化为电子、μ子和τ子 , 统称为轻子——因此 , 也就是粒子的名称 。
现在的挑战是证明这些异常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 已经在LHCb实验中进行新的测量 , 以确认这种情况并测试隐藏的实验影响 。
与此同时 , 围绕这些异常现象日益增长的兴奋已经唤醒了大型强子对撞机的两只巨兽——超环面仪器实验和紧凑μ子线圈实验 。 2012年 , 它们发现了希格斯玻色子 , 这是一种长期被预言的标准模型粒子 , 给出了所有其他基本粒子的质量;现在 , 开始考虑如何才能探测到预测的Z prime或轻子夸克 。 在日本 , 贝尔2实验正在逐步积累数据 , 这将使其能够独立检查LHCb的几个结果 。
【参考封面秀|物理学新曙光——新粒子改变游戏规则】如果浮现的图景得到证实 , 我们对自然界组成要素的理解将迎来一场革命 。 这可能会揭示标准模型下更深层次的结构 , 同时甚至可能让我们掌握暗物质的性质或希格斯玻色子的奇怪特性 。 如果发生这种情况 , 这将是自标准模型建立以来 , 基础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 。 赌注很高 , 游戏开始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