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人看着都痛心,河道清理水草,密密麻麻的鱼卵也一同被清理
昨天在网上有位钓鱼人发动态说到,他在钓鱼时,恰巧碰到清洁工在清理河道里的水草,走近一看,打捞上来的水草上面,密密麻麻全是鱼卵,让人觉得非常痛心!

文章插图
人们都劝钓鱼人莫钓三月鱼,因为阳春三月正是鲫鱼、鲤鱼的产卵季节,这是淡水河流生态平衡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保证每个鱼种的繁殖安全,才能实现生态的多样性,这也是每年的3~5月各地都施行休渔制度的原因。我也是一名钓鱼人,从小酷爱钓鱼,说实话,三月不钓鱼,我从来没做到过,但我基本都会把钓上来的鱼再放回河里,至少大肚子的都会放生!但是,当我看到这位钓鱼人说的这件事时,却感觉很震惊,这看上去比钓鱼要“狠”啊!是啊,平时没怎么注意过,仔细一想还真是,每年二、三月份,都会有大量的清洁工打捞河里的水草,这可不是简单的清理,而是大规模将水草彻底清除!水草区可是鱼类的重要产卵场所,产出的鱼卵都会吸附在表面的水草上,这一打捞,毫无疑问,随便一条河流都将有数以亿计的鱼卵被消灭,打捞可都是整条河进行的啊!【钓鱼人看着都痛心,河道清理水草,密密麻麻的鱼卵也一同被清理】

文章插图
这就不禁让人想问,为啥要打捞河里的水草?即使打捞,为啥偏要在这个鱼类的繁殖季节进行?早些日子、或者晚些日子再打捞就不行吗?若非得此时打捞,真的会对鱼类繁殖产生重大影响吗?为此,我这两天查阅了不少资料,想看一下这种打捞行为是不是有什么科学性和必要性,反正从我个人已经掌握的知识来看(只代表我个人),此时大规模打捞水草,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具备必要性,甚至还有点面子工程的意味!下面咱们来细说!

文章插图
首先,为啥要打捞水草这要从水体的富营养化(也叫富养化)说起,在人类漫长的生活过程中,伴随着一些磷元素的过度使用,水体很容易滋生一些青苔、藻类,且过度生长,当然,水草也是其中一种,当水草过密、过稠的时候,就会过度消耗水中的氧气、有机质等资源,虽然白天有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但因为太密集了,水底阴暗,并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这些都不利于水中鱼类的生存。而且,过度密集的水草茎叶很容易死亡,死亡后的茎叶沉入水底,发生有机质的化学分解反应,这会反过来加剧水体的富营养化,最终可能会发生藻类大量爆发这样的水体灾害,甚至会出现水中鱼类的大量死亡现象。所以,针对过度稠密的河道水草,还是打捞上来最好!但如果水草并不稠密,而是稀疏、错落有致,且并没有过度覆盖水面,这时就完全没必要打捞,因为这种情况下非但没有坏处,还会有非常多的好处,能够净化水质,能够光合作用增加水体含氧量,干嘛要打捞呢?

文章插图
然而,即便是这种稀疏的、扎根水底的、有利的水草,也是要被打捞的,尤其是一些景观带或者观光长廊,河水清清无杂物才被认为是美观的,说白了,就是不能影响市容,这可能是我们工作欠妥当的地方!其次,避开鱼类的产卵期打捞可以吗我觉得是可以的,鱼类的产卵期很集中,在这个集中产卵期之前打捞最好,虽然此时的水草还不见得有那么浓密,因为温度还没上来,既然是怎么都要打捞,何不早点呢,早点打捞上来,鱼类产卵就会另寻它地,不会有太大影响。产卵后打捞可以吗?也可以,但那时打捞难度就会大很多,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疯长,根、茎、叶都会越发结实,而且相互缠绕,难度自然加大,但为了鱼类的产卵活动安全,也是可行的,所以我个人认为没必要非得赶在鱼类的繁殖期打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