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棚反季节养殖对虾在投苗前期换水少怎么稳定水质?( 三 )


微生物对水体、底泥有机物的分解(氮循环、净化)过程是养殖水体的耗氧主体 。甚至一些文献报道;水体和底部的有机物分解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几乎占了整个水体溶解氧消耗总量的80% 。下图就是记录了一个池塘24小时溶解氧的变化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到:该池塘的溶解氧在水温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居然从中午的14降低到早上6点的2-3范围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池塘耗氧量太高的例子 。
为了发挥微生物净化水质的概念同时避免微生物对水质的影响,对于冬棚的微生物使用,可以在用法上加以改进,让微生物不耗池塘的氧、根据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自我调节微生物释放到池塘的量 。见下图:每一个池的水面都挂满了微生物的寄生屋,让微生物在池塘中最富氧的水面进行着有氧代谢,明显提高了净化水质的效率 。
也可以把菌屋这些已经固定生存空间的微生物直接放在池塘外代谢、净化水质,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在池塘外为池塘做了一个解毒、排毒的肾 。
3、不要为了水好看一点,滥用含有絮凝(比如聚合氯化铝等等)作用的底改和调水产品,避免水体的污染转移到底部加重了底部负担 。
三、做好每一次换壳的护理
水温度下降,对虾体温同样会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对虾低体温就可能会导致对虾生理机能下降、体内所有激素(包括脱壳素)的分泌都降低了,换壳就没那么规律、没那么轻松了 。这种状况就比较容易出现脱壳不遂,尤其容易在回温时集中性大换壳同时就出现换壳不遂偷死 。
养殖过程中要主动护理好每一次换壳,克服长期低温或者忽然回温带来的负面影响 。具体措施:
1、在每一次的换壳期前观察对虾的状况,根据对虾的体色状况视情决定是否需要使用脱壳素(比如壳能)辅助换壳 。
2、在换壳期主动增氧、主动控料,仔细观察换壳情况是否顺利,看看脱出来壳是头尾壳还是全身壳,当发现全身壳时每亩及时泼洒一包211提高对虾体能减少脱壳不遂偷死 。
3、在换壳期敏感期内,对消毒药、杀虫剂等等一切有刺激性物品的使用都要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这些物品的不合理使用将会明显影响对虾的换壳顺利程度,甚至干扰了对虾的正常换壳 。
4、换壳期恰逢特殊的水温、气候条件下,或者水温忽然大幅度回升导致大换壳,可以人为的泼洒壳能提高对虾及时分泌脱壳素的能力,随后泼洒211提高对虾体能,让对虾相对顺利的完成换壳过程,减少损失 。
5、适当强化肝、脱壳素前体等营养添加剂,保证对虾有比较好的营养基础,让换壳顺利一点、肝好一点、虾大快一点、体质好一点、疾病少一点 。可以参考一下:每7斤饲料使用鸡蛋一个,强肝一号和三号30克混合均匀后拌喂 。尽可能少用高分子成膜剂作为包膜剂使用,方便是方便,还是少用为佳 。
6、不要过分使用钙,尤其在换水比较多的铺膜池不要滥用钙 。
虾的换壳过程包括有脱壳和壳恢复硬度两个过程的,对虾壳脱出来这个过程主要是受对虾蜕壳素的分泌影响,跟水中的其它营养素是没有直接的关系,反而不主张在换壳前大量的泼钙之类的营养素 。就曾经有一些朋友,忽然之间超量用了钙,反而导致虾的壳是换不出来的例子 。所以:换壳前重点注意是对虾的体能营养、脱壳素和水的理化指标而不是急急忙忙的泼洒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