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我国人群中很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只能通过药物、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平稳,尽量避免和减轻并发症 。那么,糖尿病有哪些危害?要怎样防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糖尿病需长期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利用障碍引起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 。糖尿病患者利用血糖的能力本就下降,加上血糖升高会导致动脉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从而使血管狭窄,影响血液输送,双重因素叠加会导致细胞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出现问题,影响各个组织器官,特别是心、脑、肾、皮肤、骨骼、肌肉等的正常功能,表现出多种症状 。其中,“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是典型症状 。糖尿病初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可能会有感染特别是皮肤感染现象,皮肤出现疖子、痈,或外伤后破溃长期不愈合;不明原因的骨质疏松,以及听力减退、恶心呕吐、牙龈病等症状 。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控制好血糖,否则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失明、肾功能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
【糖尿病的预防知识 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不过,患上糖尿病也不必过分害怕,只要坚持用药,坚持监测血糖,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尿液、四肢、血压,日常生活养成“管住嘴、迈开腿、多喝水、按点睡”等好习惯,就能够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状态,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
从饮食入手控制血糖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重要方法 。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少吃或不吃容易导致血糖升高的食物,尤其是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蜜饯、蜂蜜、加糖饮料以及各种中西式甜点等 。若爱吃甜食,建议选择用木糖醇或阿斯巴甜等代糖调味的食物 。此外,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如米饭、红薯、土豆、芋头、玉米、菱角等在体内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较快,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同样要限量食用;一些节令食品,如粽子、月饼、年糕,也是糖尿病患者需格外“忌口”的 。
除了糖之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控制盐分和油脂的摄入,少吃脂肪含量高的肉类及油炸、油煎、油酥食物 。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鲜类等也要少吃 。烹调时,应尽量选用植物油,并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炖、清蒸、水煮、凉拌等 。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方案应根据病情调整、灵活掌握 。消瘦的患者可适当放宽限制,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 。肥胖的患者必须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有助减轻体重 。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应注意酌情在9~10点、15~16点或睡前加餐,防止发生低血糖;体力劳动或活动多时也应注意适当加餐 。
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少吃流食,如面糊、粥、泡饭、面片汤、面条等,因为这些食物口感软烂很好消化,升糖速度很快,不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
在日常生活中调养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调养 。
自我监测血糖
随着便携化、智能化血糖监测仪的逐步普及,患者在家中便能自我监测血糖,这对于控制血糖至关重要 。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期间,每天至少监测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稳定时要监测8次(三餐前、后,晚睡前和凌晨三点)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血糖的频率可适当降低 。
坚持运动
研究表明,定期适量运动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中风或心脏病等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运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还能够帮助胰岛细胞发挥功能,使其分泌更多胰岛素,有利于降低血糖 。散步、慢跑、跳广场舞、打太极拳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
- 颈椎病什么症状表现 颈椎病早期症状表现
- 女人艾滋病最明显特征 女人艾滋病的三大症状图片大全
- 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202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 樱桃下雨裂口怎么预防 樱桃下雨怎样预防裂果
- 猫得狂犬病的症状多久 猫得狂犬病的症状
- 罗氏沼虾养殖如何预防疾病发生?
- 南美白对虾疾病辨症防治方法
- 精神病的面相特点 有这种精神病的面相
- 预防汽车自燃的方法有哪些
- 怎样确诊是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