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 ,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的中小企业发展情况发布会上 , 有媒体提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支点 , 也是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 工信部在推动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 , 下一步有哪些工作考虑和措施?
对此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表示 ,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 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 。 近年来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中小企业需求特点 , 开展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 培育了一批适用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平台和服务商 , 通过征集筛选形成了数字化运营、上云用云、供应链对接、产融对接等8大类223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商和254项服务产品及活动推荐目录 , 组织举办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推广活动、中小企业数字经济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 推动供需对接 。 根据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监测显示 , 我国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两化融合的水平分别从2017年的49.2%和38.1% , 提升到2021年的55.7%和51.9% 。
梁志峰表示 , 相比而言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落后于大企业的 , 从供给端看 , 面向大企业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发展相对成熟 , 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还不足 。 从需求端看 , 中小企业尤其工业领域中小企业 , 由于人员、技术、资金等问题 , 仍然面临数字基础薄弱 , 转型内生动力不足 , “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等问题 。 下一步 , 工信部将继续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联手、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并举 , 供需两端发力 , 加大力度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 。
一是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 坚持问题导向 , 支持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轻量化、低成本、易部署、易维护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 , 为中小企业开放平台接口、微服务和计算能力 , 便利中小企业上云用云 。 支持数字化服务商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发展综合评价诊断服务 , 帮助企业摸清短板弱项 , 有针对性地提升数字化能力 。 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智能制造进园区等活动 , 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解决方案 , 推动实现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 。
二是引导企业自觉转型 。 选树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 引导传统型中小企业向同行业、同区域转型效果好的企业学 , 对标先进 , 找准切入点 。 打造100个可复制可推广的赋能应用场景 , 不断深化企业对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认识 , 找准问题 , 坚定转型的决心 。 高水平举办中小企业数字化大会 , 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报告 , 着力加强对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理念、方向和能力的引导 。 在中小企业领军人才培训中加大数字化课程数量 , 在“企业微课”平台设立数字化培训专栏 , 帮助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升数字化领域的能力素质 。
【工信部: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三是支持发展数字经济 。 抢抓国家推进新基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大好机遇 , 通过“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方式 , 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的进程 , 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化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特别要注重培育一批深耕专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网络与数据安全、智能传感器等方面的“小巨人”企业 ,培育一批进军元宇宙、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创新型中小企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