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新增企业超60000家,一个月融资额超4亿……虚拟人出圈记( 四 )
在冯铮看来 , 虚拟人在资本追捧的惯性之下呈现出了阶段性的热度 , 相关技术的投入产出性价比还没有“跑通” , 只是因为每个公司都希望拥有进入虚拟世界的资产 。 “相比于二级市场热衷于炒概念 , 大多数一级投资人还是比较冷静的 , 选择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投资 。 ”
缺乏交互能力 , 目前虚拟人还处于早期阶段
资金大举涌入 , 虚拟人产品也迎来爆发 。
无数虚拟人物形象出现在网络之中 , 他们所代表的品牌不同、形象各异、发挥的功能也有所差异 。 例如哈酱是华纳音乐厂牌推出的虚拟歌手 , 燃麦科技推出的AYAYI不仅入职阿里 , 还拿下了LV、欧莱雅、保时捷等品牌的代言 。

文章图片
图12/14
虚拟人AYAYI 图片来源:AYAYI微博
《虚拟数字人深度产业报告》预计 , 到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 , 迎来广阔的应用空间 。 “今年一定是虚拟人产业的爆发期 。 ”张毅预测 。
“目前的虚拟人可以大致分为两类 , 一种就是如虚拟主播、虚拟歌姬、虚拟偶像等定制出来的虚拟人 , 还有一类则是每一个公司都可以打造的类似于吉祥物的品牌形象虚拟人 。 ”一位不愿具名的虚拟偶像从业人士告诉采访人员 , 尽管虚拟人产品众多 , 但很多公司对于虚拟人产业的投入属于跟风行为 , “看别人做自己也跟着做 , 但实际上根本没有想好产品的定位” 。
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 , 当前大多数虚拟人产品的技术含量并不高 , 有相当一部分虚拟人实际上是通过真人实景拍摄后用电脑后期技术“换头”合成的 。 “这个操作非常简单 , 与一些通过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出来的虚拟人相比持续产出和维系的成本也更低 。 ”
事实上 , 相比于越炒越热的概念 , 许多从业者与投资人更加看重的是产品背后的技术内核 。

文章图片
图13/14
柴金祥 图片来源:每经采访人员 朱鹏 摄(资料图)
在柴金祥看来 , 作为虚拟世界的核心资产 , 虚拟人最大的商业价值在于其具有强烈的规模化和可复制化能力 , 全方位的计算机图形学与AI核心技术 , 以及高质量、高效率、规模化的内容生产能力是打造虚拟人及内容的必要条件 。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和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发布的《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就明确指出 , 虚拟数字人是指具有数字化外形的虚拟人物 , 应当具备人的外貌(相貌、性别、性格等人物特征)、人的行为(语言、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的表达能力)、人的思想(识别外界环境并能与人交互)这三方面特征 。
可以看出 , 许多虚拟人已经能够实现拥有和人一样的外貌和行为 , 但能够识别外界环境并与人产生交流互动的虚拟人仍处于少数 。 有行业人士指出 , 不管是“P头”而成的虚拟形象还是CG(计算机动画)角色 , 都不能定义为真正的虚拟人 。

文章图片
图14/14
抖音虚拟美妆达人柳夜熙
冯铮有着同样的看法 , 他告诉每经采访人员 , 很多虚拟形象其实和影视剧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 而在一级市场中投资人更关注的是虚拟人背后AI所赋予的交互能力 。
“譬如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明星但并不能相互交流 , 而在AI驱动下的虚拟偶像就可以与我们进行互动 , 这就是虚拟人和影视的核心区别 , 也是我们真正在去找的项目 , 但这样的公司现在还比较少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