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张琨 , 还有一些人也赚到了钱 。
2021年 , 一家元宇宙公司以不到100人的规模创造了超过1亿元的净利润 。 他们刚刚获得了新一轮融资 , 过程极为顺利——仅仅和投资人聊了一个小时 , 甩出一份光鲜的财务报表 , 短短1个月 , 机构便完成了尽调、打款等全流程 , 而过去这个流程需要3个月 。
不过 , 这家公司不是普通人 , 更像是一个做局者 , 这1亿的利润从何而来 , 对方拒绝回答 。 但他们的成立时间超过10年 , 用创始人自己的话说 , 元宇宙技术并没有多大新鲜 , 和以前区块链没什么区别 , 而区块链圈子里的知名人士他都清楚 。
张琨并没有在高点抛掉自己的土地 , 他想成为虚拟世界里的土地开发商 。 “和现实世界里一样 , 你可以盖好房子 , 赚取租金 , 也可以在房子外售卖户外广告等等 。 ”他津津乐道地介绍虚拟土地的变现方式 , “对方支付给我数字货币或者其他虚拟资产即可” 。
在他看来 , 这是虚拟土地明天的应用雏形 。 “你看不清楚后天 , 但起码可以看清楚明天是什么样子” , 他解释自己不抛掉土地的原因 。
02. 不安分的人
没有什么投资标的可以短时间暴涨1000倍 , 即便是一线城市房价放在过去10年的涨幅不过5倍 , 但泡沫除外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泡沫所折射出来的光芒吸引 , 在错失移动互联网红利 , 靠公司上市期权变现实现财富自由的故事接近尾声之际 , 他们选择一手推开元宇宙的大门 。
万一可以赚到钱呢?他们心想 。
一位攻读市场营销专业还有5个月就要毕业的大学生 , 打算放弃自己的专业加入到元宇宙 。 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生起薪就是五六万一月 , 他可能还要挑剔 。 一个做了十年物流的人 , 学习了1年多区块链就被邀请到一家游戏公司负责开发元宇宙游戏 , 关于待遇他没有明说 , 而是用一句“前景无限 , 收入无限”来替代 。
元宇宙 , 一个时髦洋气的概念像魔术贴一样 , 似乎只要贴上它 , 就可以让股价暴涨 。 2020年借壳登录A股的红人经济公司“天下秀”在10月28日宣布自己要推出“Honnverse虹宇宙”虚拟社交元宇宙产品 , 随后它的股价经历了17天7涨停涨幅80%戏剧性时刻 。
在它开启的第一轮线上限量版虚拟房产预约抢购活动中 , 首日预约量在两小时内破万 , 由于抢购人数众多 , 服务器一度崩溃 。
即便 , 天下秀并并未实际参与AR、VR、 MR及相关硬件技术研发 , 亦无相关硬件技术储备或专利 , 但投机者们相信这就是元宇宙 , 再不上车就晚了 。
一位投资虚拟资产多年的玩家告诉Tech星球 , 虹宇宙的很多土地都是直接送给早期投资者的 , 但是由于缺乏投资价值 , 且体验完感觉没什么意思 , 他随手就转售给其他玩家了 。
11月19日发布的上交所警示函 , 让一些投机者赚钱的美梦泡汤 。 但天下秀涨起来的股价依然处在10.59的高位 , 要知道 , 在涉猎元宇宙之前 , 它的股价不过8.49元 。
一家A股上市公司为了搭上元宇宙的列车 , 自技术团队投入研发了小半年 , 依然搞不定 , 最后决定找外包 。 某国际知名石油企业决定研发属于自己的NFT , 就连比亚迪也宣称自己和元宇宙有关 。
事实上 , 元宇宙行业里最多的还是不足百人的创业公司 。 一位在字节教育研发线的员工曾接到某元宇宙创业公司的电话 , 对方邀请他去做CTO , 待遇是每月4万 , 他觉得很离谱 , 于是放弃了机会 。
但这不是最让人大跌眼镜的 。 在BOSS直聘上 , 元宇宙公司招聘一个CTO可能只需要付给他每月2万的薪酬 。 极低的薪酬意味着要么团队混杂 , 要么他们更多的收入需要靠其他渠道获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