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不够AI凑 网易的云音乐有救了?( 二 )


持续强化社交 用户:用力过猛
随着此次AI小程序的上线 , 业内纷纷猜测 , 这是否能推动网易云音乐从版权质疑中脱身?且近段时间以来 , 网易云音乐也在一直加大力度扶持原创音乐人 , 并曾公布数据称 , 截至2021年6月 , 入驻的独立音乐人数量已超30万 。
对此 , 王乐认为 , AI小程序在提升音乐人服务上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 , 但要想由此直接寻觅到更多音乐人 , 或是找到更好的原创音乐 , 难度较大 , 毕竟音乐创作仍具有一定门槛 。 除此以外 ,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 , 网易天音是在调动用户的参与感 , 再次强化了用户活跃度 , 且定制歌曲的转发分享也加强了社交性 。
不可否认的是 , 作为2013年才上线的音乐平台 , 网易云音乐之所以能够以后来者的身份出圈 , 离不开当时歌曲底下评论区的一篇篇“小作文”以及营造出的氛围感、认同感 , 因此一度被用户称为是“具有人情味的音乐平台” 。
近年来 , 网易云音乐也在“云村”的社区概念上不断加码 , 想要以此作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 《我们的村晚》便是当下网易云音乐强化建设“云村”的佐证 , 而在此前还推出了“云村村民证”等 , 打造“云村”的概念 。
但如今 , 网易云音乐的“云村”却在持续强化中引发部分用户的质疑 , 并认为用力过猛 , “已经变了味儿” 。 用户齐女士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使用网易云音乐肯定还是想要听音乐的 , 但是没有版权 , 没有音乐 , 看着歌单里连着几首歌曲变为灰字 , 只能翻一篇篇‘小作文’或是看直播 , 感觉自己不是来享受音乐的 , 而是来看故事会的” 。
王乐认为 , 以增强用户活跃度、提升黏性的角度来看 , 网易云音乐需要继续实施自身的“云村”概念 , 但也正如用户所说的 , 不要用力过猛 , 失了重心 , 归根结底 , 用户打开音乐软件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听歌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郑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